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降气丸

降气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降气丸

药方名称降气丸

处方茴香子(微炒)木香桂(去粗皮)槟榔(锉)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各30克莱菔子 京三棱(煨,锉)青橘皮(汤,去白,焙)各25克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香熟)30克

制法上药丸味,捣罗为末,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行滞气,消胀满。治腹胁气滞,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降气丸

药方名称降气丸

处方牵牛子20两(炒熟,取面10两),补骨脂10两,荜澄茄10两,槟榔(锉)2两,木香4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上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阳气于下,使阴气上升,升降无碍,阴阳调摄,饮食运化,诸疾不生。主哕逆恶心,气不下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普济方》卷三二○:降气丸

药方名称降气丸

处方枳壳(去瓤,炮)2两,橘皮(去瓤)2两,木香3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心腹胀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姜、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

普济方》卷三六二:降气丸

药方名称降气丸

处方牛蒡子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川消半两,郁金半两,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龙脑半两(研)。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清膈。主小儿脾气上溢,气不升降,涎液不收。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用薄荷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二

《麻症集成》卷三:降气丸

药方名称降气丸

处方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麻疹没后肺热,气热喘息。

用法用量食后热汤送下。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刷痰丸

    药方名称刷痰丸处方天南星半夏白附子川乌头(生,去皮)各60克全蝎15克天麻30克制法上药先将前四味为细末,用水浸一宿,次日再研细末;再将全蝎、天麻研细,与前药和匀,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痰

  • 加减青州白丸子

    《百一》卷五:加减青州白丸子药方名称加减青州白丸子处方白附子2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川姜2两,天麻1两,白僵蚕1两,干蝎1两,川乌头(去皮尖)半两。制法上药并生用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二紫蒲公汤

    《洞天奥旨》卷八:二紫蒲公汤药方名称二紫蒲公汤处方茯苓9克 薏仁30克 紫花地丁15克牛膝9克蒲公英15克 贝母6克 紫背天葵9克当归15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主筋疽(生两足后跟昆仑穴)痨疽(生足小指

  • 安神养志丸

    药方名称安神养志丸处方当归3两,生地3两,枣仁3两,黄连3两,玄参3两,白术3两,人参1两2钱,甘草1两2钱,胆南星1两2钱。制法上为末,荷叶汤为丸。功能主治癫证。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白滚汤送下。摘

  • 鹿角秋石丸

    药方名称鹿角秋石丸处方鹿角8两(烧灰),秋石1两(煅灰)。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溺血久不止,脉细数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乌梅汤送下。各家论述鹿角温散,烧灰善豉阳气以摄血液;秋石咸平,煅黑善全阴

  • 荔枝膏

    《普济方》卷二九一:荔枝膏药方名称荔枝膏处方荔枝肉1两,轻粉半钱,麝香半钱,川芎半钱,白豆蔻半钱,砂仁半钱,朱砂1钱,龙骨1钱,血竭1钱,乳香1钱,全蝎5个。制法上将荔枝肉擂碎,以软米饮和为膏。功能主

  • 当归黄耆饮

    药方名称当归黄耆饮处方当归白芍黄耆人参各6克升麻1.5克制法上药细切。功能主治主产后阴脱。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未收再服。摘录《医学正传》卷七引《产宝》

  • 消乳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消乳汤药方名称消乳汤处方知母24克连翘12克金银花9克穿山甲(炒,捣)6克瓜蒌(切丝)15克丹参12克 生明乳香12克 生明没药12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疼。治结乳肿疼,或

  • 灵中散

    药方名称灵中散处方陈大蜂巢1个,白矾、脂麻。制法上装入蜂巢内,火烧之,小油调。功能主治背疽等疮。用法用量扫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九

  • 加味防己黄耆汤

    药方名称加味防己黄耆汤处方防己1两,甘草半两,白术7钱半,黄耆1两1分,加木瓜、苍术、薏苡仁、独活。功能主治风湿相搏,客于皮肤,四肢少力,关节烦痛。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观聚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