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避瘟散

避瘟散

《中国药典》:避瘟散

药方名称避瘟散

处方檀香156g零陵香18g白芷42g香榧草180g姜黄18g玫瑰花42g甘松18g丁香42g木香36g麝香1.4g冰片138g朱砂662g薄荷脑138g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的粉末;气香,味凉。

炮制以上十三味,除麝香冰片薄荷脑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冰片薄荷脑同研至液化,另加入甘油276g,搅匀。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与冰片等液研合均匀,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避秽,开窍止痛。用于夏季暑邪引起的头目眩晕,头痛鼻塞,恶心,呕吐,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外用适量,吸入鼻孔。

规格每盒装0.84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避瘟散

药方名称避瘟散

处方檀香1.3千克零陵香150克白芷350克香排草1.5千克姜黄150克玫瑰花350克甘松150克 公丁香350克木香300克

制法上药九味,共研为细粉,过罗。每600克细粉兑入麝香1.5克、甘油300克、冰片150克、朱砂粉720克、薄荷冰150克,再研细和匀收贮,勿令泄气。装盒重0.84克。

功能主治芳香辟秽,通窍止痛。主伤风头痛,鼻塞清涕,暑令受热,晕车晕船。

用法用量每服0.6克,凉开水送下;外用闻入鼻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益经汤

    药方名称益经汤处方大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当归15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生枣仁9克(捣碎)丹皮6克沙参9克柴胡3克杜仲3克(炒黑)人参6克功能主治滋防养血,疏肝解郁。

  • 金水汤

    药方名称金水汤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1两,天门冬3钱,地骨皮3钱,丹皮3钱,沙参5钱。功能主治全不生水,肾阴涸竭,咽喉干燥,久而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撮合山

    《扶寿精方》:撮合山药方名称撮合山处方五倍子(炒)、绛真香(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疮疡皮肉不生,久不合口。用法用量敷患处。摘录《扶寿精方》《扶寿精方》:撮合山药方名称撮合山处方乳香2钱,苦丁香1

  • 鹿角霜饮

    药方名称鹿角霜饮处方鹿角霜5钱,熟地黄8钱,党参3钱,黄耆3钱,韭子1钱,肉桂1钱,菟丝子2钱。功能主治产后下焦虚寒,或产理不顺,妄用谬法,损伤府络,以致淋沥遗尿。摘录《产孕集》卷下

  • 胡荽饮

    药方名称胡荽饮别名胡荽煎处方胡荽(5月5日采,预收阴干。春、夏采叶,秋、冬采根)半斤。功能主治乳石热气结滞,经年数发。用法用量胡荽煎(《仙拈集》卷一)。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 蒲黄酒

    药方名称蒲黄酒处方蒲黄小豆 大豆各9克功能主治活血利水。治脾虚水停,遍身水肿或暴肿。用法用量上三味,以酒适量煎,分三次服。摘录《千金翼方》卷十九

  • 蛲虫外用方

    药方名称蛲虫外用方处方苦楝皮30克雄黄30克 槐皮15克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杀虫止痒。治蛲虫病,肛门瘙痒,入夜尤甚。用法用量用麻油调涂肛周,每晚一次。摘录《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引冷柏枝方

  • 进食圆

    药方名称进食圆处方代赭石(烧醋淬.研)、当归(去芦.微炒)、朱砂(研.飞)、枳壳(去瓤.麸炒微黄)、木香,各半两;麝香(细研)一分,巴豆霜半分。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药匀,面糊为圆,如麻子大。功能

  • 砒油

    药方名称砒油处方红砒3克(敲细)制法用麻油30克,煎至砒枯烟尽为度,去砒留油听用。功能主治治鹅掌风。手足掌心燥痒起皮,坚厚枯裂者。用法用量凡患风之处,先以火烘皮热,以油擦之,日三次,至愈乃止。摘录《外

  • 上清川芎丸

    药方名称上清川芎丸处方川芎225克薄荷450克桔梗225克防风75克甘草幻克细辛15克砂仁10个 脑子1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荔枝核大。功能主治治风热头痛,胸闷咳嗽。用法用量临卧噙化。摘录《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