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子散

茴香子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马蔺花(炒)、葶苈(纸上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温酒调下。以通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1两半,荜澄茄1两半,楝实(锉)1两半,木香1两半,葫芦巴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肠受邪,控睾痛引少腹。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茴香子丸”(见《普济方》)。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1两,京三棱(煨,锉)1两,姜黄半两,马蔺花(醋炒)半两,没药(研)1分,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肠、膀胱疝气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桃仁(炒去皮尖双仁)、干姜(炮)、甘草(炙,锉)、桂(去粗皮)、熟干地黄(焙)、石斛(去根,锉)、杜仲(去粗皮,切,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胀,气攻腰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济总录》卷四十: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人参半两,菖蒲(切,米泔浸1日,炒)1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转筋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冷米饮调下,如人行3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猜你喜欢

  • 茅香散

    药方名称茅香散处方茅香花1分,芦根1两,麦门冬3分(去心),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微黄)。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

  • 加减香砂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加减香砂六君子汤处方焦白术3钱,人参3钱,葛根4钱,淡豆豉3钱,广缩砂2钱,陈皮3钱,姜厚朴2钱,木香2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伤寒食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此方以焦术、人参、甘草健脾胃

  • 豆酱散

    药方名称豆酱散处方豆酱2升。制法上药漉去汁,熬令燥为末。功能主治妊娠下血。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调下,日5-6次。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

  • 黄耆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药方名称黄耆桂枝五物汤别名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处方黄耆9克 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功能

  • 固阳膏

    药方名称固阳膏处方生白矾3钱,黄丹2钱,干姜5钱,母丁香10个,胡椒15粒。制法上为末,用醋和为膏。功能主治房室不节,致成阴症。用法用量以手(男左女右)握药搭脐上。盖被少顷,汗出即愈。摘录《古今医鉴》

  • 健母丹

    药方名称健母丹处方麦冬1两,天冬1两,生甘草1钱,黄芩1钱,茯苓3两,青蒿3两,白芍3两,桔梗3两,丹参3两,陈皮3分,天花粉2钱。功能主治肾火乘肺,肺火与肾水相合而致病目,数日即生翳,由下而上,其翳

  • 冷秘汤

    药方名称冷秘汤处方肉苁蓉45克肉桂末3克(冲)硫黄末3克(冲)干姜9克半夏9克大黄9克(后下)火麻仁12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润肠通便。治脾肾阳衰,浊阴凝聚,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内科临

  • 槐花当归散

    药方名称槐花当归散处方槐花(炒)4两,何首乌2两,川芎2两,当归2两,甘草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眼目血灌瞳人,如火眼睑胀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米泔调下。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 清利饮

    药方名称清利饮处方木通白茯苓麦门冬车前子大腹皮各4.5克 淡竹叶15克功能主治治子淋。湿热不行,肚腹作痛,尿频急疼痛。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 化滞丸

    《普济方》卷一六九引《家藏经验方》:化滞丸药方名称化滞丸处方荆三棱1两,蓬莪术1两,桔梗1两,大黄1两,陈橘皮1两(用温汤洗过),半夏1个(破作两片),白术1两(与前件并锉如皂角子大),旋覆花1两,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