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缓中汤

缓中汤

《千金翼》卷六: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吴茱萸1升,干姜2两,当归2两,白芷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麦门冬(去心)3两,半夏(洗去滑)3两,芍药6两,细辛1两,生地黄1斤(取汁)。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腹中拘急及虚满少气,产后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纳地黄汁,更上火合煎2-3沸,温服1升,1日3次。若无当归,以芎?4两代之。

摘录《千金翼》卷六

辨证录》卷八: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白芍1两,当归1两,人参1两,甘草1钱,熟地1两,山茱萸5钱,麦冬5钱,三七根末3钱,荆芥(炒黑)1钱,炒黑姜炭5分。

功能主治人有失血之后,不知节劳慎色,以致内热烦渴,目中生花见火,耳内蛙聒蝉鸣,口舌糜烂,食不知味,鼻中干燥,呼吸不利,怠惰嗜卧,又不安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八

圣济总录》卷十二: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黄耆(锉细)、防风(去叉)、地骨皮(去土)、甘草紫苏叶各等分(并生用)。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热,三焦壅滞,口干,咽喉不利,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鸡峰》卷十八: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地黄2两半,当归2两半,人参2两半,白术2两半,阿胶2两半,芍药2两半,芎?2两半,甘草1两半,桂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肉淋,劳淋。

用法用量每服2钱,肉汁2盏,加生姜10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名家方选》: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芍药1钱2分,桂枝6分,茯苓6分,大枣3分,甘草3分,枳壳4分,厚朴6分。

功能主治积气,腹中拘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名家方选》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缓中汤

药方名称缓中汤

处方干姜(炮)1分,槟榔1分,甘草(炙)1分,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芍药(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人参半两,枳壳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半夏(汤洗去滑7遍,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痃气急痛,腹胀,胃脘痛,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猜你喜欢

  • 马家五积丸

    药方名称马家五积丸处方缩砂仁1两,红豆1两,黑牵牛1两,萝卜子1两,小豆1两,丁香1两(同炒令香熟,不可焦),青皮1两,陈皮1两,香附子1两,干漆1两,荆三棱1两,大戟1两,桔梗1两,枳壳1两(锉大块

  • 薯蓣散

    药方名称薯蓣散处方薯蓣90克细辛45克秦艽天雄各60克独活桂心山茱萸各75克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风邪上侵,头部牵引,目睛疼痛,偏视不明。用法用量上药七味,捣末下筛。每次9克,用酒送服,一日三次。摘录《

  • 风引汤

    《金匮要略》卷上:风引汤药方名称风引汤别名紫石煮散(《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癫痫汤(《普济方》卷三七八)。处方大黄干姜龙骨各56克桂枝42克甘草牡蛎各28克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84克制

  • 黄连油膏

    药方名称黄连油膏处方黄连25g,蓖麻油75g。功能主治急性湿疹。用法用量混合。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拨翳汤

    药方名称拨翳汤处方白蒺藜(炒)7分,花粉(酒蒸)7分,葛根7分,薄荷7分,防风7分,川芎7分,羌活7分,谷精草7分,密蒙花7分,甘菊7分,草决明7分,山栀5分,木贼草5分,生地1钱半,当归1钱,柴胡8

  • 款冬煎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款冬煎药方名称款冬煎别名款冬花煎(《外台秘要》卷九)。处方款冬花干姜紫菀各90克五味子60克芫花30克(熬令赤)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新久咳嗽。用法用量先以水1升,煮款冬花、

  • 九香虫酒

    药方名称九香虫酒处方九香虫40g 白酒400ml炮制1. 将九香虫拍碎,装入纱布袋内;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3. 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即可饮用。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理气止痛。主治

  • 排脓生肌散

    药方名称排脓生肌散处方当归15克(锉,微炒)黄耆15克(锉)人参30克(去芦头)芎藭15克厚朴3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防风15克(去芦头)白芷15克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15克(炙微赤,锉

  • 加味茵陈汤

    药方名称加味茵陈汤处方茵陈6克木通4.5克 赤苓9克泽泻4.5克 苡仁30克 茅术3克厚朴3克薄荷3克青皮3克车前6克 青荷梗33厘米功能主治治脾经受湿,胃经受热,郁蒸发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

  • 芦巴丸

    药方名称芦巴丸处方芦巴1斤,川乌(泡,去皮)6两,巴戟6两,川楝18两,茴香20两,吴茱萸10两(汤浸7次,炒)。制法炒磨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气,蟠肠气,奔豚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