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圣膏

神圣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神圣膏

药方名称神圣膏

处方木香30克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赤芍药30克当归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白芷30克黄耆30克没药30克 芎藭30克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沉香30克细辛30克乳香30克白檀香30克甘松香30克 蜡60克 松脂30克垂柳枝60~90克 柏枝90克 黄丹500克 清麻油1.5千克

制法上药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枝、柏枝,以慢火煎半日,待色赤黑即过滤去滓,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再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时取布或硬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神圣膏

药方名称神圣膏

处方赤小豆木鳖子(去壳,别研)蓖麻子(去壳,另研)羌活姜黄草乌血竭大黄知母白芷川乌白及白蔹防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随病大小,用好酒、醋、蜜调敷伤损处。干则再敷。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

猜你喜欢

  • 化痰降火汤

    药方名称化痰降火汤处方陈皮(去白)、半夏(姜汁制)、茯苓(去皮)、泽泻、黄柏(酒炒)、知母(酒炒)、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阴虚痰火,尾骨节痛。用法用量必用木香、前胡为引。若痛不止,加乳香、没药

  • 趁痛散

    《经效产宝》:趁痛散药方名称趁痛散处方牛膝当归官桂(去皮)白术黄耆各15克薤白7.5克独活15克生姜15克甘草7.5克(炙)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温经止痛。主产后遍身疼痛者。用法用量每服

  • 开胃利膈丸

    药方名称开胃利膈丸处方瓜蒌皮6钱,枳实6钱(炒),落水沉3钱,砂仁4钱,香附(制)6钱,桔梗4钱(苦),白蔻仁4钱,苍术4钱(炒),藿香梗5钱,广皮6钱,中厚朴5钱(炙),三仙2两(焦)。制法上为细末

  • 虎掌汤

    药方名称虎掌汤处方虎掌(锉)半两,大黄(锉,炒)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30枚,水蛭(以糯米同炒,米熟去米)21枚。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妇人月水木利,腹中满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

  • 补脬汤

    药方名称补脬汤处方黄耆1两半,白茯苓1两半,杜仲(去皮,锉,姜汁淹,炒断丝)3两,磁石(煅,淬)3两,五味子3两,白术2两半,白石英(捶碎)2两半。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膀胱虚冷,脚筋急,腹痛引腰背,不

  • 椒术丸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椒术丸药方名称椒术丸处方苍术60克 蜀椒30克(去目,炒)制法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泄泻下痢。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如小儿病,丸

  • 复方红砒膏

    药方名称复方红砒膏处方红砒4克轻粉4克雄黄3克冰片3克 液体石蜡10~20毫升 凡士林加至100克制法前四味药分别研成细扮,混合均匀。加液体石蜡分散后,再加入凡士林,研磨成均匀细腻的软膏100克即成。

  • 理中加半夏汤

    药方名称理中加半夏汤处方人参(少者以山药3钱炒黄代之),白术2钱,干姜(炒)1钱,甘草(炙)1钱,生姜1钱半,半夏1钱半。功能主治脾胃虚寒,吞酸,冷咽涎沫,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如虚热拒格,冷服。如寒

  • 绿袍散

    药方名称绿袍散处方薄荷15克青黛7.5克硼砂7.5克儿茶9克甘草9克黄柏3克 铜青冰片各3克 元明粉百药煎各7.5克荆芥15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痘疹误服辛热之药,以致热毒蕴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 悖散汤

    药方名称悖散汤别名牛乳方、荜拨煎、牛乳汤、荜拨乳牛乳香处方牛乳3升,荜拨半两(末之,绵裹)。功能主治补虚破气,除一切气。主气痢,久不愈,及诸痢困弱者。用法用量牛乳方(《养老奉亲》)、荜拨煎(《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