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除湿汤

白术除湿汤

药方名称白术除湿汤

处方白术1两,生地黄(炒)7钱,地骨皮7钱,泽泻7钱,知母7钱,赤茯苓5钱,人参5钱,炙甘草5钱,柴胡5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午后发热,背恶风,四肢沉重,小便或多或少、黄色;又治汗后发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远温服。

如小便快利,减茯苓泽泻1半;如有刺痛,1料药中加当归身(酒洗)7钱。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少阴、少阳药也。阳陷阴中,热在血分,故以生地滋其少阴,而以知母、地骨泻血中之伏火也。柴胡升阳以解其肌;苓、泽利湿兼清其热,参、术、甘草益气助脾,气足阳升,虚热自退,脾运而湿亦除矣。方名除湿,而治在退热,欲热从湿中而下降也。

2.《医林纂要》:午后发热,热在阳明经也;四肢沉困,太阴脾湿也,小便黄,湿兼热也;然而背恶风,则阳不足,汗后而仍发热,亦阳之不足;阳不足者,其湿热在阴,湿热在阴者,太阴脾主血分,其人血热而湿凑之。湿盛而阴之郁热转盛,阳不能拔,则反虚也。其过在湿,湿责之脾,热以湿深,故君白术;生地黄滋阴生血,且以胜热而能化湿为血;地骨皮甘淡补肺清金,而下生肾水;知母辛苦,泻肺逆即以生肾水,坚肾水亦转生肝血,此三味皆以泻血中之伏热也。泽泻泻肾之邪水,使由膀胱而出之;赤茯苓泻心下之水,使由小肠而出,此二味去湿而兼以清热。人参甘草以补脾土,脾土厚则能胜湿,而血亦日滋,不生热矣。柴胡升阳气于至阴之下而达之膻中,布散经络以解沉阴郁热,东垣最长于用柴胡,此方妙亦在柴胡也。此以治湿热之在血分者。在血分则主于脾肾。凡治三焦者主行湿,湿行而热自消。此方名除湿,而治在去热,热平而湿自除。要尤在补脾胃而升阳,土厚阳升,则湿热皆息也。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猜你喜欢

  • 单地黄煎

    药方名称单地黄煎别名地黄煎处方生地不拘多少。功能主治补虚除热,散乳石、痈疽、疮疖等热。主用法用量地黄煎(《千金》卷二十二)。摘录《外台》卷三十一引《小品方》

  • 加减寿星汤

    《古今医鉴》卷七:加减寿星汤药方名称加减寿星汤处方南星120克(胆制)半夏60克防风30克荆芥21克天麻30克皂荚30克香附30克青皮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 赤茯苓30克 白茯神30克白术30克细

  • 朱衣滚痰丸

    药方名称朱衣滚痰丸处方礞石(煅)30克沉香15克黄芩21克大黄3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豁痰清热。治小儿痰痫。平素痰盛,偶因惊热,遂致成痫。发时痰涎壅塞喉间,气促昏倒,口吐痰沫。

  • 革五

    药方名称革五别名五十三号大壮方处方桃仁、红花、独活、细辛、山楂、香附、青皮。功能主治倒经痧。用法用量五十三号大壮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临床应用倒经痧:沈弘先内人,经期发热,鼻血如注,昏迷沉重

  • 理气降痰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理气降痰汤药方名称理气降痰汤处方桔梗枳壳(麸炒)橘红半夏曲(炒)茯苓(去皮)香附(童便浸)贝母各3.6克桂枝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痰证,冷汗自出。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

  • 黄漆丸

    药方名称黄漆丸处方大黄3钱,生漆1钱半,面粉2钱半。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妇人血癖痼瘕,积年不愈者。用法用量白汤送下,日3钱。摘录《名家方选》

  • 飞尸走马汤

    药方名称飞尸走马汤别名走马汤、走马散、外台走马汤处方巴豆2枚(去心皮,熬),杏仁1枚(去尖皮)。制法上药取绵缠,捶令极碎。功能主治引张仲景:寒疝;鬼击有尸疹者。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用法用量走马汤

  • 温膈散

    药方名称温膈散处方人参7.5克(去芦头)诃黎勒15克(煨,用皮)丁香7.5克 草豆蔻7.5克(去皮)甘草7.5克(炙微赤,锉)陈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胸中

  • 猴姜丸

    药方名称猴姜丸处方鲜猴姜数10斤(去毛洗净,亮去水气,捣烂揉汁听用),远志肉1斤2两(择肥大者,以甘草4两煎汤泡拌,晒干,加猴姜汁拌透,晒干,再拌再晒,如是数10次,候远志肉至2斤4两为度),鲜何首乌

  • 艾附四神丸

    药方名称艾附四神丸处方破故纸2钱,五味子1钱半,肉豆蔻(面炮)1钱,吴茱萸7分,炒陈艾2钱,厚附片2钱。功能主治温中暖脏。主妊娠虚寒,腰腹疼痛,精神不振,憎寒喜热,少腹冷,小便清长,食少,舌淡苔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