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生犀散

生犀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生犀散

药方名称生犀散

处方大黄(蒸.切.焙)、鳖甲(汤煮.去裙澜.醋涂.炙黄)、麦门冬(去心)、黄蓍、秦艽(去苗并土)、羚羊角(镑)、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地骨皮(去土)、赤芍药、柴胡(去苗)、枳壳(去瓤.麸炒)。

炮制上各等分,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饮食虽多,不生肌肉,及大病瘥后,馀毒不解,或伤寒病后,因食羊肉,体热不除,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青蒿少许,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儿小即分为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生犀散

药方名称生犀散

别名羚羊角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处方大黄(蒸,切,焙)鳖甲(汤煮,去裙襕,醋涂,炙黄)麦门冬(去心)黄耆秦艽(去苗并土)羚羊角(镑)桑白皮(锉)人参茯苓(去皮)地骨皮(去土)赤芍柴胡(去苗)枳壳(去瓤,麸炒)

制法上各等分,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晚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饭食虽多,不生肌肉,及大病愈后,余毒不解;或伤寒病后,因食羊肉,体热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青蒿少许,煎至9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儿小即分为二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加味明目地黄丸

    《眼科阐微》卷二:加味明目地黄丸药方名称加味明目地黄丸处方熟地8两,山药6两(饭上蒸过),山萸6两(去核,净蒸),泽泻3两(面煨),茯苓3两(去皮),全当归6两(酒洗),菊花2两(用白的),丹皮3两,

  • 赤小豆饮

    药方名称赤小豆饮处方赤小豆半斤。功能主治箭头入肉不出。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令烂熟,绞取汁。每服1盏,空腹、日午、夜卧各1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地瓜葛根煎

    药方名称地瓜葛根煎处方鲜地瓜100克葛根(干品)50克制法将地瓜洗净切片和葛根一起,加水适量水煎,去渣。功能主治发表解肌,解热生津。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用法用量每日1次。1次服完。摘录《民间方》

  • 黑圣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三:黑圣散药方名称黑圣散处方当归川芎茯苓地榆槐花(焙)败棕艾叶(烧存性)百草霜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肠风脏毒,痔瘘及诸下血。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陈米饮调下。摘录《仁斋直

  • 加减天麻汤

    药方名称加减天麻汤处方半夏(姜汤泡7次)8分,白术(用腿白色不油者,微炒)7分,天麻(用坚实者,纸包,水湿煨熟)5分,神曲(炒)5分,南川芎7分(西芎不用),泽泻5分,陈皮1钱,防风1分,茯苓5分,苍

  • 当归导滞汤

    《玉机微义》卷十七:当归导滞汤药方名称当归导滞汤处方大黄当归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跌扑损伤,瘀血内停,胸腹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喘咳吐血。用法用量每用15~30克,水煎服。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七

  • 灵乌丹

    药方名称灵乌丹处方川乌1斤(河水浸7日。换水浸,去皮尖,切片,干之),牛膝2两(酒浸,焙),何首乌4两(制如川乌法)。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一切冷疾疼痛,麻痹风气。用法用

  • 升阳调经汤加减

    药方名称升阳调经汤加减处方升麻3克,连翘15克,龙胆草10克,桔梗16克,黄连6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黄芩10克,粉葛20克,昆布15克,法夏15克,南星片16克,知母1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

  • 减疟丹

    药方名称减疟丹处方螺青、硫黄、官桂、白矾、巴豆(去油)各等分。制法上药取5月5日为末,用粽子角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新绵裹,安耳内,男左女右,发日用之。摘录《续本事》卷八

  • 清热解毒消炎

    药方名称清热解毒消炎处方苦参15克,冰片6克,香油(食油亦可)30克。制法将香油用锅勺盛之置火上,烧沸,即将苦参放入待其焦黄即捞出,再将冰片放入搅匀,待凉备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主风火湿热或污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