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梅丸

椒梅丸

张氏医通》卷十五:椒梅丸

药方名称椒梅丸

处方秦椒9克乌梅黄连各3克

制法上药为末,饴糖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痘为虫闷,不得发出。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分二三服。次与紫草承气汤下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千金珍秘方选》:椒梅丸

药方名称椒梅丸

处方川椒4两,乌梅肉2两,茯苓4两,砂仁4两,木香4两,乌药8两,厚朴8两,茴香4两,广皮4两,当归4两。

制法上为细末,捣和为丸。

功能主治和营理气,消散痞瘕。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医级》卷八:椒梅丸

药方名称椒梅丸

处方川椒1钱,黄连2钱,吴萸1钱,乌梅肉3钱(用水作膏)。

制法上为末,和乌梅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蛔痛。胸腹扛痛,脉气浮弦,环青唇红。

用法用量每服1钱,姜汤送下。

摘录《医级》卷八

猜你喜欢

  • 桔梗甘草鼠粘子汤

    药方名称桔梗甘草鼠粘子汤处方桔梗、甘草、鼠粘子(微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疮疹,咽膈不利。用法用量水1盏煎,食后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六五引《疮疹方》

  • 敷药大枫子膏

    药方名称敷药大枫子膏处方真轻粉1两,枯矾1两,黄连2两,大枫子肉2两(研膏),蛇床子2两,柏油6两。制法上为末,另入大枫子膏和匀,更入柏油捣成膏。功能主治疮疥。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涂患处。摘录《保婴撮要

  • 葶苈子丸

    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葶苈子丸药方名称葶苈子丸处方葶苈子20分(熬),贝母6分,杏仁12分(炮),紫菀6分,茯苓6分,五味子6分,人参8两,桑白皮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

  • 鹅管散

    药方名称鹅管散处方黄连1钱,大黄1钱,鹅管石5分,赤石脂5分,雄黄1分,片脑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病愈后犯房,玉茎皮破肿痛。用法用量津液调敷。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葛豉粥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葛豉粥药方名称葛豉粥处方葛根60克(锉)葱白5茎(并须、白)豉30克生姜30克(切)功能主治治热病初起,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黄。用法用量上药用水

  • 补肺益脾饮

    药方名称补肺益脾饮处方党参、玉竹、山药、白术、百合、黄耆、淮牛膝、当归。功能主治虚火鼻衄。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古拜散

    药方名称古拜散处方荆芥穗。功能主治产后受风,筋脉引急,或发搐搦,或昏愦不省人事,或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渊。用法用量《医学心悟》本方用法:有火者,用陈茶调下。摘录《医学心悟》卷五

  • 吹鼻点头散

    药方名称吹鼻点头散处方细辛(去苗叶)1分,高良姜1分,瓜蒂1分,消石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脑风头痛。用法用量每用新汲水满含一口,搐药半字入鼻中。良久即定。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 蜂房饮

    药方名称蜂房饮别名蜂房汤处方露蜂房1升(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下石,除热。主石发热困苦。用法用量蜂房汤(《圣济总录》卷一八三)。《圣济总录》:若不定,隔三五日再服。摘录方出《千金翼》卷二十二,名见《

  • 辰砂七宝散

    药方名称辰砂七宝散处方麻黄(去节)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半两,大黄半两,赤芍药半两,荆芥半两,前胡半两,生地黄半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壮热,伤风壅热;夹惊伤寒;疹痘热。用法用量伤风用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