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顺散

大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处方甘草(长寸)三十斤,干姜杏仁(去皮.尖.炒)、肉桂(去粗皮.炙),各四斤。

炮制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下,不计时候。

以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二:大顺散

药方名称大顺散

别名二宜汤

处方甘草(锉寸长)30斤,干姜4斤,杏仁(去皮尖,炒)4斤,肉桂(去粗皮,炙)4斤。

制法上先将甘草用白沙炒及8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再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温中散暑。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中阴暑,食少体倦,发热作渴,腹痛吐泻,脉沉微者。

用法用量二宜汤(原书卷十)。①《景岳全书》:此方加附子,即名“附子大顺散”。②本方改为丸剂,名“杏仁丸”(见《普济方》)。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脾胃者,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干姜肉桂散寒燥湿,杏仁甘草利气调脾,皆辛甘发散之药,升伏阳于阴中,亦从治之法也。如伤暑无寒证者,不可执泥。

2.《古方选注》:《局方》祖仲景大青龙汤,以肉桂桂枝,而变为里法。病由暑湿伤脾也,故先将甘草干姜同炒,辛甘化阳以快脾欲;再入杏仁同炒,利肺气以安吐逆;白沙,本草主治绞肠痧痛,用之拌炒,以燥脾湿;复以肉桂为散,俾芳香入阴,升发阳气以交中焦,去脾之湿,湿去而阳气得升,三焦之气皆顺,故曰大顺。

摘录《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金箔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金箔丸药方名称金箔丸处方金箔(研.一百片)、银箔(研.一百片),犀牛角(另研)、牛黄(另研)、丁香(另研)、龙脑(另研)、沉香(另研)、珍珠末(另研)、木香(另研)、

  • 淋熨当归汤

    药方名称淋熨当归汤处方当归2两,顽荆2两,藁本2两,蔓荆子2两,白芷2两,芎藭1两,丁香皮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通和血脉,止痛。主伤折车辗,落马磋跌,筋脉俱伤,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度用药3两,

  • 棘根汁

    药方名称棘根汁处方棘根。功能主治小儿朱田火丹,病1日1夜即成疮,先从背起,渐至偏身如枣大,正赤色者。用法用量浓煮棘根取汁,洗之。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 黄耆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黄耆饮药方名称黄耆饮处方黄耆(锉)地榆桑寄生各45克艾叶15克 白龙骨(研)60克 生地黄60克生姜15克制法上七味,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补益冲任,摄血安胎。治妊娠胎漏,月水时下

  • 加减全虫方

    《赵炳南方》:加减全虫方药方名称加减全虫方处方全虫9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白藓皮15克,蛇床子9克,浮萍6克,厚朴9克,陈皮6克,炙甘草9克。功能主治活血散风止痒。主汗出当风,风邪客于

  • 半消丸

    药方名称半消丸处方半夏2两,风化消1两。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脘停伏痰饮,致臂痛不能举,左右时复转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五

  • 黑豆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黑豆散药方名称黑豆散处方雄黑豆1两,桑条东枝(锉碎)1两,栗楔(锉碎)1两(以上3味用醋拌于瓷器内,炒存性),枫香脂(研)1分,龙骨(研)1分,虎骨(酥炙)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

  • 恶实丸

    《圣济总录》卷八十:恶实丸药方名称恶实丸处方恶实(微炒)30克制法上一味,研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水病身体洪肿。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下,勿嚼破。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圣济总录》卷一

  • 清咽养荣汤

    药方名称清咽养荣汤处方西洋参大生地 抱木茯神大麦冬 大白芍嘉定花粉天门冬拣玄参肥知母炙甘草功能主治润肺清咽。治疫喉痧,舌绛无津,夜寐不安,筋惕肉瞤,脉数。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40毫升,对蔗浆

  • 大衍丸

    药方名称大衍丸处方羌活2两,当归2两,白芷2两,防风2两,粉草2两,连翘2两,熟地2两,牛蒡子2两,僵蚕2两,蒺藜6两,玄参半斤(酒拌,晒),苦参皮1斤(酒浸,九蒸晒)。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