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备急丹

备急丹

博济方》卷四:备急丹

药方名称备急丹

处方锦纹新大黄30克

制法上药杵罗为末,用头醋250克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跌打损伤,瘀血不下。

用法用量用温醋汤100毫升化5丸服之。须臾血下即愈。

摘录博济方》卷四

《博济》卷四:备急丹

药方名称备急丹

别名千金备急丹

处方锦纹新大黄1两。

制法上为末,用酽醋半斤,同熬成膏,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恶血冲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块;及马坠内损者。

用法用量千金备急丹(《准绳·类方》卷五)。

摘录《博济》卷四

普济方》卷三六六:备急丹

药方名称备急丹

处方青黛3两,芒消2两,白僵蚕1两,甘草4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腊月牛胆有黄者,盛药其中,阴49日,多时为妙。

功能主治咽喉肿疼。

用法用量腮肿喉闭,用皂角子研碎,以竹筒子吹入咽喉内。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猜你喜欢

  • 九味仓廪汤

    药方名称九味仓廪汤处方潞党参1钱至钱半,羌活8分至1钱,薄荷1钱至钱半,茯苓2钱至3钱,防风1钱至钱半,前胡1钱至钱半,苦桔梗1钱至钱半,清炙草6分至8分,陈仓米3钱至4钱。功能主治益气发汗。主用法用

  • 补益紫金丸

    药方名称补益紫金丸处方青蒿2两,柴胡(去苗)2两,芍药1两,五加皮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黄耆1两,羌活(去芦头)1两,以上锉,以无灰酒2升,童便2升浸,置日中晒3日,逐日转动,日足漉出焙干

  • 补肉膏

    药方名称补肉膏别名理伤膏(《伤科汇纂》卷七)。处方黄蜡 猪油各120克乳香没药各30克松香麻油各500克制法上以折伤木皮30克捣碎,入油内煎数沸,滤去滓,煎至滴水成珠,却入密陀僧、黄丹,慢火熬成膏,次

  • 白扁豆粥

    药方名称白扁豆粥处方白扁豆、粳米。功能主治健脾养胃,清暑止泻。主脾胃虚弱,食少呕逆,慢性久泻,暑湿泻痢,夏季烦渴。用法用量每次取炒白扁豆60g,或鲜白扁豆120g,粳米60g,同煮为粥,至扁豆烂熟,夏

  • 蟠桃酒

    药方名称蟠桃酒处方桃树上不落干桃子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结聚心下不散。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调下。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 复明膏

    《儒门事亲》卷十五:复明膏药方名称复明膏处方白丁香(腊月收者尤佳,水飞,称)25克 拣黄连30克防风(去芦,锉一指许)30克 新柳枝(方3厘米者)3片制法上四味,用新水1.5升,雪水更妙,春、秋两三时

  • 双芝丸

    药方名称双芝丸处方熟干地黄(焙,取末)石斛(去根,酒浸)五味子(焙)黄耆(锉)肉苁蓉(酒浸)牛膝(酒浸)杜仲(蜜水浸泛)菟丝子(酒浸三日,炒)糜鹿角霜各250克沉香9克麝香6克(研)人参白茯苓(去皮)

  • 驳骨丹

    药方名称驳骨丹处方自然铜30g,乳香15g,没药15g,土鳖9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接骨续筋。主跌打损伤,骨折。用法用量每服1.5-3g,开水或白酒冲服,每日1-2次。摘录《中医外伤科学

  • 人参门冬汤

    药方名称人参门冬汤处方人参麦门冬小麦茯苓各3克竹茹1团白芍2.4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虚热烦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 虾蟆丸

    药方名称虾蟆丸处方虾蟆使君子(炒)皂角(烧)各60克青黛(研)75克龙胆草(去苗)120克雄黄(研,水飞)60克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合匀,水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腹胀面黄,肌肤瘦痒,时作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