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味理中丸

八味理中丸

活幼口议》卷十九:八味理中丸

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

处方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枳实(制炒)白茯苓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

制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淡豆豉5粒,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豉,通口服无时。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医统》卷八十五:八味理中丸

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

处方白术1两(炒),炙甘草7钱,人参5钱,白茯苓5钱,干姜(炒)5钱,滑石5钱,麦芽(炒)5钱,神曲(炒)5钱。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气补虚。主产后气血俱虚,汗出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有痰,加半夏曲。

摘录《医统》卷八十五

普济方》卷三八七:八味理中丸

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

处方人参甘草(炙)、白术干姜枳实(治炒)、白茯苓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大。

功能主治小儿心脾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升降,中膈痞满,胸臆郁抑,坐卧烦闷,精神不乐,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次1丸,用淡豆豉5粒,水1小盏,煎至半,去豉,通口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百一》卷二:八味理中丸

药方名称八味理中丸

处方川姜2两,缩砂仁2两,麦糵2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1两,人参1两,甘草1两半(炙),白术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分作10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心腹疼痛,腹满身重,四肢不举,肠鸣泄泻,饮食不化,呕吐痰水。

用法用量普济方》加半夏曲,入盐点服,名“八味理中汤”。

摘录《百一》卷二

猜你喜欢

  • 七气手拈散

    药方名称七气手拈散处方玄胡索 小茴香白芍药干漆(炒)枳壳各6克黄连石菖蒲香附子苏叶各4.5克没药乳香各3克甘草1.8克制法上药锉散,分二次服。功能主治治妇女产后心气攻痛。用法用量每次用水220毫升,加

  • 橘皮麻仁丸

    药方名称橘皮麻仁丸处方橘皮杏仁麻仁各90克郁李仁15克制法上以橘皮为末,三仁俱捣,将枣煮取肉,同捣和丸。功能主治治噎膈血少,大便闭结。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枳实汤下。摘录《李氏医鉴》卷四

  • 伏翼散

    药方名称伏翼散处方伏翼(烧为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鬼病。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4-5次。若炙令香熟,嚼之哺儿亦效。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 甘湿散

    药方名称甘湿散别名疳湿散、蚺蛇胆散处方蚺蛇胆(真者)4分,青木香4分,石硫黄铁精4分,麝香4分(临时入用,缘麝辟蛇毒,若先以相和,蛇胆即无力也)。制法上为末,更研细。功能主治妇人明疮。用法用量疳湿散、

  • 槐香散

    药方名称槐香散别名万金散处方槐花(不拘多少)。制法上火烧存性,研细,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万金散(《普济方》卷一八八)。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 巴豆涂方

    药方名称巴豆涂方处方巴豆(去皮,生用)1分,酽醋1合。制法上药先以新布揩令赤,于故沙盆内,用醋磨巴豆如稀膏。功能主治疬疡风,面颊颈项忽生斑驳如癣。用法用量涂于患上。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 平胃敛阴汤

    药方名称平胃敛阴汤处方扁豆(炒,研)9克甘草3克麦冬3克牛膝3克白术2.4克山药4.5克葛根3克三七2.1克白芍3克五味子(微炒,捣碎)0.9~1.2克当归3克功能主治治胃气上冲,脾不统血,致鼻衄而血

  • 苍术散

    《世医得效方》卷九:苍术散药方名称苍术散别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处方苍术(米泔浸一日夜,盐炒)黄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120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下肢酸软

  • 椒面粥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椒面粥药方名称椒面粥别名椒面羹(《饮膳正要》卷二)。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7.5克(炒出汗,水浸一宿,焙干,末之)白面90克功能主治治久患冷气,心腹积痛,呕吐不能下食。用法用量

  • 龙涎膏

    药方名称龙涎膏处方阴林下大螺不以多少。制法去壳,烂研,入画粉如螺大,加脑少许,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悬当风,久愈妙。功能主治小儿诸渴。用法用量每服10-14丸,枇杷叶(炙去毛)浓煎汤送下。摘录《幼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