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和散

三和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和散

药方名称三和散

处方羌活(去芦)、紫苏(茎叶.去粗梗)、沉香、宣州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黄),各一两。川芎甘草(炒)、陈皮(去白)、木香槟榔(面裹.煨熟.去面)、白术,各三分。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五脏不调,三焦不和,,一腹痞闷,胁肋胀,风气壅滞,肢节烦痛,头面虚浮,手足微肿,肠胃燥涩,大便秘难,虽年高气弱,并可服之。

又治背痛,胁痛,有妨饮食,及脚气上攻,胸腹满闷,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三和散

药方名称三和散

别名三和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羌活(去芦)紫苏茎叶(去粗梗)沉香宣川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黄)各30克 芎藭劳甘草(炒)陈皮(去白)木香摈榔(面裹偎熟,去面)白术各22.5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五脏不调,三焦不和,心腹痞闷,胁肋膨胀,风气壅滞,肢节烦疼,头面虚浮,手足微肿,肠胃燥涩,大便秘难;背痛胁痛,不欲饮食;脚气上攻,胸腹满闷,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补血退黄丸

    药方名称补血退黄丸处方针砂4两(用醋煅透3次),茵陈1两(煮汁),皂矾2两(煅透烧至红色),泽泻1两,大麦芽2两,茯苓1两,苍术1两,广皮1两,厚朴1两,熟地1两,大枣8两(去皮核),肉桂4钱。制法上

  • 三黄宝蜡丸

    《医宗金鉴》卷七十五:三黄宝蜡丸药方名称三黄宝蜡丸处方藤黄(以秋荷叶露泡之,隔汤煮十余次,去浮沉,取中,将山羊血拌入,晒干)120克天竺黄(无真者,九转南星代之)红芽大戟刘寄奴血竭各90克 孩儿茶雄黄

  • 引精止血汤

    药方名称引精止血汤处方人参15克白术30克(土炒)茯苓9克(去皮)熟地30克(九蒸)山萸肉15克(蒸)黑姜3克黄柏1.5克 芥穗9克车前子9克(酒炒)功能主治治妇人交感血出。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

  • 朱砂安神丸

    药方名称朱砂安神丸别名黄连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处方朱砂12克黄连15克 生甘草7.5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心烦懊侬,惊悸失眠,心下痞闷,食入反出。用法用量每服10

  • 龙骨散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广济方》:龙骨散药方名称龙骨散处方当归白龙骨干地黄各60克地榆阿胶芍药干姜各45克 熟艾30克 牛角鳃75克(炙令黄)蒲黄3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妊娠,因外伤下血不止

  • 定命饮

    《直指小儿》卷二:定命饮药方名称定命饮处方圆白半夏(生)1分,茯苓1分,木香1分,老生姜(切片,干)1分,白术半分,甘草(炙)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慢惊,吐泻困重,欲传慢脾者。用法用量每服半钱

  • 大红朱砂膏

    药方名称大红朱砂膏处方松香4两(葱兜制),麝香3分,冰片3分,樟脑1两,蓖麻霜1两,漂朱砂8钱,制乳香1钱,制没药1钱,(一方加巴豆霜2钱)。制法上为细末,放入瓷器大盖碗内,用桑皮纸封糊其口,隔水炖,

  • 琼酥膏

    药方名称琼酥膏处方蟾酥3克半夏1.8克闹羊花1.8克胡椒5.4克川乌5.4克 川椒5.4克荜茇6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痈疽、疮疡施刀前服之不痛。用法用量每服0.15克,用黄酒调服。摘录《外科大成》

  • 沉香化滞丸

    《重订通俗伤寒论》:沉香化滞丸药方名称沉香化滞丸处方沉香6钱,山楂肉1两5钱,川锦纹1两5钱,川朴1两2钱,枳实1两2钱,槟榔1两2钱,条芩1两2钱,陈皮1两2钱,半夏曲1两2钱,生晒术1两2钱,广木

  • 固荣散

    《百一》卷六引王医师方:固荣散药方名称固荣散处方白芷半两,甘草(炒)3钱,真蒲黄(炒)1两,地榆(去芦)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吐血,便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汤调下。气急,加石膏半两。摘录《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