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附散

丁附散

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澹寮》:丁附散

药方名称丁附散

处方附子1个(大者,周围钻孔,用丁香插入孔内,以面裹煨熟,去面不用)。

制法上以附子丁香为末。

功能主治冷吐翻胃,及吃食移时即吐。缘水不胜火复还脾,脾不能受即吐。

用法用量同猪臀肉切片炙熟,蘸药末嚼下,空心顿服十数片,用生姜汁,盐汤渐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澹寮》

方出《朱氏集验方》卷四引《类编》,名见《得效》卷五:丁附散

药方名称丁附散

处方附子1枚(切去盖,刳中使净。丁香49粒,以盖覆之,线缚,置银石器中,浸以生姜自然汁,及盖而止,慢火煮干为度)。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翻胃。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掺舌上,漱津下。若烦渴则徐食糜粥。

注意忌油腻、生冷。

摘录方出《朱氏集验方》卷四引《类编》,名见《得效》卷五

《医统》卷二十八引《卫生易简方》:丁附散

药方名称丁附散

处方附子1枚(坐于砖石上,四面着火,渐渐逼热,淬入生姜汁中,浸少时,如法再淬,约尽姜汁半碗许为度。去皮,焙干为末),丁香2钱(研)。

制法2味匀和。

功能主治反胃呕逆,粥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粟米少许,煎7分服。

摘录《医统》卷二十八引《卫生易简方

猜你喜欢

  • 保元益寿丹

    药方名称保元益寿丹处方人参3钱,炒于术3钱,茯苓5钱,当归4钱,白芍2钱(炒),干地黄4钱,陈皮1钱5分,砂仁1钱,醋柴1钱,香附2钱(炙),桔梗2钱,杜仲4钱(炒),桑枝4钱,谷芽4钱,薏米5钱(炒

  • 家传正气散

    药方名称家传正气散处方苍术、陈皮、厚朴、藿香、半夏、乌药、枳壳、香附子、大腹皮、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心腹胀满,或出远方,不服水土。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 痞气丸

    药方名称痞气丸处方大乌头7.5克(炮,去皮、尖)附子15克(炮,去皮、脐)赤石脂(煅,醋淬)川椒(炒出汗)干姜(炮)各60克 桂心15克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脾积。胃脘

  • 和解导水汤

    药方名称和解导水汤处方焦术、茯苓、泽泻、陈皮、腹皮、桑皮、麦冬、紫苏、槟榔、砂仁、木瓜、木香。功能主治风湿两伤,通身水肿轻者。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甘桔玄参汤

    药方名称甘桔玄参汤处方甘草、桔梗、玄参、黄芩、贝母、天花粉、枳壳、生地各等分。功能主治鼻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 羊肉生地黄汤

    药方名称羊肉生地黄汤处方羊肉600克 生地黄(切)30克 桂心当归甘草芎藭人参各6克 芍药9克制法上八味,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腹痛。用法用量用水4升煮肉,取2升,去肉纳药,煎取600毫升,分四服,日三

  • 化毒散

    《医学入门》卷八:化毒散药方名称化毒散处方生大黄30克穿山甲15克(虚者9克)僵蚕9克蜈蚣1条 归尾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每服6克,酒调,日二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八《治疹全书

  • 柏姜散

    药方名称柏姜散处方黄柏2钱,干姜8分。制法合焙成炭(存性),研极细末。功能主治喉证,阴虚火盛。用法用量吹之。摘录《喉证指南》卷四

  • 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气丸

    药方名称桂苓甘味合附子都气丸处方桂枝8分,云苓3钱,炙甘草5分,五味子5分,生白术5钱,制半夏2钱,炙远志1钱,炒补骨脂5钱,熟附块5钱,怀山药3钱,大熟地(炒松)3钱,合桃肉2枚。功能主治温化痰饮,

  • 姜连散

    《普济方》卷三四○:姜连散药方名称姜连散处方诃黎勒、龙骨、乳香、干姜、芎?、白术、盐梅各等分(1方有黄连)。制法上为细末,入梅肉搅匀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胎前下痢。用法用量每服5-7丸,白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