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须花参

须花参

药材名称须花参

拼音Xū Huā Shēn

别名七姐妹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硬髯毛无心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aria barbata Franch.var.hirsutissima W.W.Smith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短腺毛。根纺锤形或圆锥形。茎高10-15cm,有时被白色硬毛。叶长椭圆形或卵形,长0.5-1.5cm,宽0.3-lcm,先端尖,基部渐狭,两面密被白色硬毛。聚伞花序具少数花;花两性;苞片与叶同形而小;花梗长1-2.5cm;萼片5,披针形,长4-5mm,具3脉;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为萼片的2倍,先端流苏状细裂;雄蕊10,花药紫色或黄褐色;子房卵圆形,花柱2,线形。蒴果长卵形,先端4齿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400m的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麦门冬

    《中药大辞典》:麦门冬药材名称麦门冬拼音Mài Mén Dōnɡ别名麦冬(《药品化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

  • 猕猴肉

    《中药大辞典》:猕猴肉药材名称猕猴肉拼音Mí Hóu Ròu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肉。性味①《证类本草》:"味酸,平,无毒。"②《医林纂

  • 小三棵针

    《中药大辞典》:小三棵针药材名称小三棵针拼音Xiǎo Sān Kē Zhēn别名小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

  • 麋肉

    《中药大辞典》:麋肉药材名称麋肉拼音Mí Ròu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肉。性味①《食性本草》:"大热。"②《饮膳正要》:"味甘,温,无

  • 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蜀葵花药材名称蜀葵花拼音Shǔ Kuí Huā别名侧金盏(《尔雅翼》),棋盘花(《分类草药性》),蜀其花(《本草推陈》),水芙蓉(《湖南药物志》),栽秧花(《贵州草药》),镲

  • 地八角

    《中药大辞典》:地八角药材名称地八角拼音Dì Bā Ji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地八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匍匐或斜生,长30~100厘

  • 大发汗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发汗药材名称大发汗拼音Dà Fā Hàn别名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来源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滇桂崖豆藤Millettia bonatiana Pamp.,以根和藤入药。夏、秋采挖,洗

  • 香槐

    《中药大辞典》:香槐药材名称香槐拼音Xiānɡ Huái出处《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香槐的根及果实。根,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原形态落叶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褐色;幼枝灰绿

  • 榆枝

    药材名称榆枝拼音Yú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树枝,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

  • 鸳鸯

    《全国中草药汇编》:鸳鸯药材名称鸳鸯拼音Yuān Yānɡ来源雁行目鸭科鸳鸯Aix galericulata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东北和东部地区。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瘘疮,疥癣,血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