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金银花子

金银花子

药材名称金银花子

拼音Jīn Yín Huā Zǐ

别名银花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冬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nicer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末冬初采收,晒干。

原形态1.忍冬 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长达9m。茎中空,多分枝,幼枝密被短柔毛和腺毛。叶对生;叶柄长4-10cm,密被短柔毛;叶纸质,叶片卵形、长圆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5cm,先端短尖、渐尖或钝圆,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和腺毛;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对柄等长或稍短,生于下部者长2-4cm,密被短柔毛和腺毛;苞片2枚,叶状,广卵形或椭圆形,长约3.5mm,被毛或近无毛;小苞片长约1mm,被短毛及腺毛;花萼短小,萼筒长约2mm,无毛,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先端尖,外面和边缘密被毛;花冠唇形,长3-5cm,上唇4浅裂,花冠筒细长,外面被短毛和腺毛,上唇4裂片先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花初开时为白色,2-3d后变金黄色;雄蕊5,着生于花冠内面筒口附近,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伸出。浆果球形,直径6-7mm,成熟时蓝黑色,有光泽。花期4-7月,果期6-11月。

2.华南忍冬 本种与忍科的区别在于:幼枝、叶柄、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均被灰黄色卷曲短柔毛,并疏被微腺毛;小枝淡红褐色或近褐色。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幼时两面被短糙毛,老时上面无毛。苞片披针形,长1-2mm;小苞片先端具缘毛;萼筒被柔毛。果实黑色。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3.菰腺忍冬 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下面有时粉绿色,有柄或具极短柄的黄色至橘红蘑菇形腺体。苞片线状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外面具短糙毛和缘毛;花冠白色,有时有淡红晕,后变金黄色,外面疏被倒生微伏毛,并常具无柄或有短柄的腺。果实有时具白粉。花期4-6月,果熟期10-11月。

4.黄褐毛忍冬 本种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幼枝、叶柄、叶下面、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和萼齿均密被形展或弯伏的黄褐色毡毛关糙毛,毛长不超过2mm,幼枝和叶两面散生橘红色短腺毛。叶片纸质,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苞片钻形;小苞片卵形至线状披针形;双花下面不具苞关叶;花冠和苞片均较短,花冠外面密被黄褐色倒伏毛和开展的短腺毛。花期6-7月。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果实圆球形,紫黑色或为黄桂冠,径约2cm。外皮皱缩,质重而结实。内含多数扁小棕褐色的种子。味微甘。

炮制取原药材,置锅内微炒,手摸之觉热而有粘性时即可。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密闭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性味味苦;涩;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清肠化湿。主肠风泄泻;赤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注意《饮片新参》:"形寒痢下腹痛者忌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桦菌芝

    《全国中草药汇编》:桦菌芝药材名称桦菌芝拼音Huà Jūn Zhī别名木蹄来源多孔菌科褐层孔属菌类植物桦菌芝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 (L. ex Fr.) Ten

  • 水鬼蕉

    药材名称水鬼蕉拼音Shuǐ Guǐ Jiāo别名引水蕉、郁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种植物蜘蛛兰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Pan

  • 蟾蜍肝

    《中药大辞典》:蟾蜍肝药材名称蟾蜍肝拼音Chán Chú Gān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肝。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治痈疽疔毒,取其(蟾

  • 玄精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玄精石药材名称玄精石拼音Xuán Jīnɡ Shí别名元精石、龟背玄精石、玄英石、银精石来源为年久所结的小形石膏,单晶或双晶晶体矿石。全年可采,除去泥土。性味咸

  • 青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娘子药材名称青娘子拼音Qīnɡ Niánɡ Zǐ别名青虫、相思虫来源芫菁科昆虫绿芫菁Lytta caraganae Pallas的干燥虫体。7~8月捕捉,沸水中烫死,晒

  • 龙船花根

    《中药大辞典》:龙船花根药材名称龙船花根拼音Lónɡ Chuán Huā Gēn别名红缨花树根(《广东中医》4(9):378,1959)。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根。性味广

  • 小凤尾草

    药材名称小凤尾草拼音Xiǎo Fènɡ Wěi Cǎo别名地柏枝、小叶鸡尾草、大肥草、一柱香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北京铁角蕨的全株。四月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

  • 黄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子药材名称黄蜀葵子拼音Huánɡ 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甘,寒,滑。①《纲目》:"

  • 飞蛾七

    药材名称飞蛾七拼音Fēi é Qī英文名herb of Smallfruit Meadowrue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出处始载于《药学学报》。来源药材

  • 睡莲

    《中药大辞典》:睡莲药材名称睡莲拼音Shuì Lián别名睡莲菜、瑞莲(《岭南杂记》),子午莲(《纲目拾遗》),茈碧花(《植物名实图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