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羊须

羊须

《中药大辞典》:羊须

药材名称羊须

拼音Yánɡ Xū

出处《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小儿口疮,蠼螋尿疮。"

②《会约医镜》:"治小儿疳疮,羊须疮。"

复方①治香瓣疮(生面上),口吻疮,耳疮浸淫、水出久不愈:羖羊须、荆芥、干枣肉各二钱。烧存性,入轻粉半钱。每洗拭,清油调搽二、三次。(《圣惠方》)

②治蠼螋尿疮,汁出疼痛:毁羊须不拘多少,烧灰,研细,以腊月猪脂和封之。(《圣济总录》羊须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须

药材名称羊须

拼音Yánɡ Xū

英文名Goat beards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胡须。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 hircus Linnaeus2.Ovis arie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剪取山羊的胡须,晒干。

原形态1.山羊,体长1-1.2c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为饲养家畜之一,口种颇多。

2.为饲养家畜之一,品种多达300余种。群居动物,以草类粉良。怕热不怕冷。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性味甘;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收涩敛疮。主小儿疳疮;小儿口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灰油调敷。

各家论述1.《纲目》:治小儿口疮,蠼螋尿疮。

2.《会约医镜》:治小儿疳疮,羊须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巴巴花

    药材名称巴巴花拼音Bā Bā Huā别名土黄花、巴巴叶、土黄芪、磨盘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圆锥苘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peniculatum Hand.Mazz.采收

  • 乌棒子

    药材名称乌棒子拼音Wū Bànɡ Zi别名水黄杨木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 Rehd. et Wils.,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

  • 四叶葎

    药材名称四叶葎拼音Sì Yè Lǜ别名四叶七、小锯锯藤、红蛇儿、天良草、蛇舌癀、四棱香草来源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四叶葎Galium bungei Stend.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

  • 肾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肾蕨药材名称肾蕨拼音Shèn Jué别名圆羊齿、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天鹅抱蛋、石蛋果、蛇蛋参、凤凰蛋、犸骝卵来源骨碎补科肾蕨属植物肾蕨Nephrolepis

  • 川桐皮

    药材名称川桐皮拼音Chuān Tónɡ Pí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别名茨楸、棘揪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 山荸荠

    药材名称山荸荠拼音Shān Bí Qí别名竹叶兰、长杆兰、扁竹兰、山姜来源兰科竹兰属植物竹叶兰Arundina chinensis Blume,以球茎或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

  • 墙草

    药材名称墙草拼音Qiánɡ Cǎo别名石薯、石茹菰、白石薯、软骨石薯、白猪子果、袜子菜来源荨麻科墙草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以块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

  • 入地蜈蚣

    《全国中草药汇编》:入地蜈蚣药材名称入地蜈蚣拼音Rù Dì Wú Gōnɡ别名蜈蚣草来源蕨类七指蕨科七指蕨属植物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

  • 水葫芦

    《中药大辞典》:水葫芦药材名称水葫芦拼音Shuǐ Hú Lu别名大水萍、凤眼莲、水浮莲、洋水仙(《广州植物志》)。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凤眼蓝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

  • 水将军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将军药材名称水将军别名水莴笋、胃软草、地莴笋来源桔梗科水将军Lobelia colorata Wall. var. baculus E. Wim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