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土茯苓

白土茯苓

药材名称白土茯苓

拼音Bái Tǔ Fú Línɡ

别名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

采收和储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芦茎,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菝葜攀援灌木。无毛,小枝有钝棱。叶互生;叶柄长l-3cm,在下部1/3-1/4处有卷须和狭鞘;叶纸质,卵状被针形或心形,长6-20cm,宽2.5-12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有短尖头,基部多少心形;主脉5-7条,小脉网状。伞形花序生于叶腋,或生于褐色的苞片内;总花便扁,长1-3cm;花序托球形;花梗纤细,长2-7mm,雄花花被筒长圆形或倒卵形,长3.5-4.5mm,顶端有3枚钝齿,雄蕊3枚,长约为花被的2/3,花药长为花丝的1/2强;雌花花被简卵形,长2.5-3mm,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卵形,柱头3裂。浆果卵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山坡密林中或路边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0-30cm,直径5-8cm,表面黄褐色,粗糙,有坚硬的须根残基,断面周围白色,中心黄色,粉性饮片厚l-3cm;切面稍粗糙,亦有小亮点,质软,味淡。

2.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多脱落,下皮细胞3-5列,黄棕色,排列紧密,壁较厚,可见壁孔。皮层散有粘液细胞,内含针晶束。维管束散在,多为周木型,木质有数个直径近似的导管。

3.理化鉴别:参见“土茯苓”条。

化学成分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I),棕榈酸(palmaiticacid)和硬脂酸(stearic acid)等。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小便淋涩;白浊;带下;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钉耙藤

    《中药大辞典》:红钉耙藤药材名称红钉耙藤拼音Hónɡ Dìnɡ Pá Ténɡ别名山木通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短尾铁线莲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落

  • 枳椇子

    《中药大辞典》:枳椇子药材名称枳椇子拼音Zhǐ Jǔ Zǐ别名木蜜(陆玑《诗疏》),树蜜、木饧(崔豹《古今注》),白石木子(《荆楚岁时记》),蜜屈律(《太平广记》),鸡距子、癞汉指头(《苏沈良方》),

  • 天竺子

    药材名称天竺子拼音Tiān Zhú Zǐ英文名Fructus Nandinae Domesticae别名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

  • 红叶藤

    药材名称红叶藤别名牛栓藤、霸王藤、牛见愁、荔枝藤来源牛栓藤科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 (Hook. et. Arn.)Planch.[Santalodes microphyllum

  • 山梅花

    药材名称山梅花拼音Shān Méi Huā别名毛叶木通来源虎耳草科山梅花属植物毛叶山梅花Philadelphus henryi Koehne,以茎、叶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性味甘、淡,

  • 大薸

    药材名称大薸别名母猪莲、水浮莲来源天南星科大薸属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以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祛风发汗,利尿解毒。用于感冒,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痛,皮

  • 白屈菜根

    《中药大辞典》:白屈菜根药材名称白屈菜根拼音Bái Qū Cài Gēn别名小人血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罂粟科植物白屈菜的根。夏季采挖,阴干用。性味味苦涩,性

  • 紫苏

    药材名称紫苏拼音Zǐ Sū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 褐云玛瑙螺

    药材名称褐云玛瑙螺拼音Hè Yún Má Nǎo Luó英文名African Snail别名东风螺、花螺、东风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玛瑙螺科动物褐云玛瑙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

  • 小粉

    药材名称小粉拼音Xiǎo Fěn别名小麦粉(《食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小麦麸洗制面筋后澄淀的淀粉。性味《纲目》:"甘,凉,无毒。"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