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痢止蒿

痢止蒿

《中药大辞典》:痢止蒿

药材名称痢止蒿

拼音Lì Zhǐ Hāo

别名止痢蒿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上生有纤细的须根。茎四棱形,带红色。单叶对生;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大锯齿;叶柄长0.5~1.5厘米。轮伞花序;苞片叶状:花萼漏斗状,齿5;花冠唇形,紫蓝色,上唇小,先端微凹,下唇延伸,3裂。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及田边阴湿处。分布云南、四川、西藏。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痢,驱虫。治痢疾,乳腺炎,蛔虫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痢止蒿

药材名称痢止蒿

拼音Lì Zhǐ Hāo

英文名Herb of Forrest Bugle

别名白龙须、止痢草、无名草、散瘀草散血草止痢蒿痢止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forrestii Diels[A. mairer Lev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30cm。极茎膨大。茎直立或具匍匐茎,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或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8mm或几无;叶片披针形至卵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4-8cm,宽1.8-3.5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下延,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或长柔毛,边缘具波状锯齿或圆齿。穗状聚伞花序顶生,由轮伞花序组成;苞叶叶状,向上渐小,无柄,下面暗紫色,具缘毛。花萼漏斗状,内面无毛,具10脉,萼齿5,长为花萼之半,紫色;花冠淡紫色,紫蓝色或蓝色,筒状近基部具斜向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下唇宽大,伸长,3裂,中裂片狭倒心形,有深紫条纹,侧裂片线状长圆形;雄蕊4,二强,花丝无毛;花柱超出雄蕊,先端2裂;花盘环状,子房4裂。小坚果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果脐占腹面的2/3以上。花期4-8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4000m的开阔路旁、溪边告示潮湿草地或矮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松香烷类,甾醇类,黄酮类及其他成分。松香烷类有止痢蒿素(ajuforrestin)A、B[1,2];甾醇类有艋骨草内酯(ajugalactone),杯苋甾酮(cya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胡萝卜甙(daucosterol)[3];黄酮类有芹菜素(apigenin),买麻藤素(gnetifolin)B及刺槐素(aca-cetin)[1]等。

此外,还含8-O-乙酰基哈密瓜帕甙(8-O-acetylharpagide)及正三十一烷(n-hentriacontane)等[3]。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素;利水通淋;散瘀止痛;驱虫。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痢疾;黄疸;热淋;水肿;乳腺炎;脉管炎;痈疮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橘络

    《全国中草药汇编》:橘络药材名称橘络拼音Jú Luò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的果皮内的筋络。由果皮内撕下,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

  • 括金板

    药材名称括金板拼音Kuò Jīn Bǎn别名水杨柳(《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水黄花的根皮及叶。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肥厚。茎直

  • 岩石羊

    药材名称岩石羊拼音Yán Shí Yánɡ别名树莲藕、半球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短刺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mnacanthus subspinosus Hand.-Mazz.采收和储

  • 小黄泡

    药材名称小黄泡别名黄泡来源蔷薇科小黄泡Rubus pectlnellus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江西、福建、四川、贵州。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治水泻:鲜根2两水煎服。

  • 小草

    《中药大辞典》:小草药材名称小草拼音Xiǎo Cǎo别名细草(《本经》),青小草(《江苏植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茎叶。4~5月采集地上部分,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岩豆藤花

    药材名称岩豆藤花拼音Yán Dòu Ténɡ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岩豆藤根"条。功能主治治鼻衄。

  • 山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

  • 岗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岗松药材名称岗松拼音Gǎnɡ Sōnɡ别名扫把枝、铁扫把、羊脷木来源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岗松Baeckea frutescens L.以根、全株及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 海豘鱼

    药材名称海豘鱼拼音Hǎi Tún Yú别名海狶(《临海异物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原形态海豚(《纲目》)体长2~2.4米,肥满呈圆锥形。头部较小

  • 碎兰花根

    药材名称碎兰花根拼音Suì Lán Huā Gēn别名癞疙宝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coetsa(Buch.Ham.ex D.Don)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