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狐四足

狐四足

《中药大辞典》:狐四足

药材名称狐四足

拼音Hú Sì Zú

出处《纲目》

来源为犬科动物

功能主治《纲目》:"治痔漏下血。"

复方治痔漏反花泻血者:狐四足一副(阴干),穿山甲、猬皮各三两,黄明胶、白附子五灵脂、蜀乌头、川芎藭、乳香各二两。锉细入砂锅内,固济候干,炭火煅红,为末,入木香末一两。以芫荽煎酒调下二钱,日三服。(《永类钤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狐四足

药材名称狐四足

拼音Hú Sì Zú

英文名Fox feet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狐狸和南狐的四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ulpes vulpes Linnaeus2.Vulpes vulpes hoole Swinhoe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剁下四足,阴干。

原形态1.狐狸,体长约75cm,重7.5kg。颜面狭窄,吻尖。四肢短,尾粗长,超过体长的一半,且其毛蓬松,身上有特殊的狐骚味。头部棕灰色,吻端棕黑色,下颌污白色,耳背黑色或棕黑色。背部红棕色,体侧黄褐色,腹部黄白色。四肢棕色或浅褐色,前后肢外侧有一条黑纹。尾色同背部,尾端白色。毛色因个体而有差异。

2.南狐,体形似狗,中等细长。重7.5kg左右,外形与上种类似,亦有腭臭。毛色变化较大,通常标准者,其头、躯、尾为赤褐色;深者赤色,浅者黄褐色。个体头部灰棕色;唇、下颏至前胸暗白色;颈、肩、体两侧稍黄色,背部红棕色;腹面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前后肢外侧的黑褐色带纹,其宽狭不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丘陵、草原等地。穴居树洞,土穴中常抱尾而睡。和动敏捷,食物杂。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血疗痔。主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适量。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治痔漏下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波罗果

    药材名称黄波罗果拼音Huánɡ Bō Luó Guǒ出处吉林怀德县《防治气管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小檗碱和药根碱。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内

  • 湖瓜草

    药材名称湖瓜草拼音Hú Guā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Smallhead Lipocarpha别名钮草、七子关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湖瓜草的全草。拉丁植

  • 山白蜡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白蜡条药材名称山白蜡条别名山杨柳、白蜡条来源杨柳科山白蜡条Salix inamoen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

  • 云南紫珠

    药材名称云南紫珠拼音Yún Nán Zǐ 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云南紫珠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晒干研本。原形态云南紫珠,乔木,高1

  • 母猪藤

    药材名称母猪藤拼音Mǔ Zhū Ténɡ别名过路边、蜈蚣藤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母猪藤的茎叶。原形态蔓生草本。枝光滑或微被短柔毛,具叉状分歧卷须。掌状复叶互生,具长柄;小叶3,有

  • 食盐

    《中药大辞典》:食盐药材名称食盐拼音Shí Yán别名盐(《周礼》),咸鹾(《礼记》)。出处《别录》来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 琴唇万带兰

    药材名称琴唇万带兰拼音Qín Chún Wàn Dài Lán别名松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琴唇万带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nda concolor Bl.ex Lindl.采收和储藏:春

  • 刺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栗子药材名称刺栗子拼音Cì Lì Zi别名细梗蔷薇来源蔷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 et Wils.,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陕西。

  • 笔筒草

    《中药大辞典》:笔筒草药材名称笔筒草拼音Bí Tǒnɡ Cǎo别名通气草(《草木便方》),眉毛草、土木贼(《分类草药性》),节节菜、接骨草(《福建民间草药》),锁眉草(《四川中药志》),节骨

  • 羊蹄草

    《中药大辞典》:羊蹄草药材名称羊蹄草拼音Yánɡ Tí Cǎo别名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假芥兰、爆仗草(《岭南采药录》),红背叶(《广州植物志》),叶下红、喇叭红草(《福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