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藿香

岩藿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藿香

药材名称岩藿香

别名方茎犁头草犁头草

来源唇形科岩藿香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消肿,止咳。

风湿咳嗽:岩藿香、鱼腥草各5钱,水煎服。

跌打红肿:鲜品捣烂,包敷患处,并用1两加酒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岩藿香

药材名称岩藿香

拼音Yán Huò Xiānɡ

别名犁头草、方茎犁头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岩藿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岩藿香,多年生上升草本。根状茎横走,密生采根,节上生匍匐枝。茎高30-70cm,锐四棱形,被上曲微柔毛,棱上较密。茎叶具柄,柄长3-10mm;或片草质,卵圆形至卵圆状披针形,长1.5-3(-4.5)cm,宽1-2(-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3(-4.5)cm,宽1-2(-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边缘每侧具3-4个大牙齿,两面略被微柔毛。总状花序在茎中部以上叶腋内腑生,长(1-)2-9cm,向茎端渐变短;苞片均叶状,细小;小苞片条形;花萼长约2.5mm,果时长约2.5mm,果时长约4mm,盾片高约3mm,果时增大;花冠紫色,长棕达2.5cm,花冠筒基部膝曲,微囊状增大,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前方稍隆起。小坚果黑色,卵球形,具瘤,腹面基部有果脐。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30-1500(-2300)m的山坡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暑清热;活血解毒。主感冒暑湿;风热咳嗽;风湿痹痛;痱子;跌打损伤;蜂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肝

    《中药大辞典》:鸡肝药材名称鸡肝拼音Jī Gān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肝。化学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5克,蛋白质18.2克,脂肪3.4克,碳水化物2克,灰分1.4克,钙21毫克,磷260

  • 小花琉璃草

    药材名称小花琉璃草来源紫草科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清

  • 蓼螺

    药材名称蓼螺拼音Liǎo Luó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蛎敌荔枝螺及疣荔枝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rpura gradata Jonas[Thais trigona(Reeve)]2.P

  • 斑地锦

    药材名称斑地锦拼音Bān Dì Jǐn别名血筋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斑地锦的全草。6~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匍匐小草本,高15~25厘米,含

  • 罗浮柿根

    药材名称罗浮柿根拼音Luó Fú Shì Gēn别名黑浮柿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

  • 陈皮

    药材名称陈皮拼音Chén Pí英文名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别名橘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

  • 金腰带

    《中药大辞典》:金腰带药材名称金腰带拼音Jīn Yāo Dài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垂穗荛花的花、根、茎皮。花在开放时采收;根、茎皮全年可采。原形态垂穗荛花,又名:细轴荛花、野棉

  • 干旱毛蕨

    药材名称干旱毛蕨拼音Gān Hàn Máo Jué英文名Arid Cyclosorus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干旱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扇叶阴地蕨

    药材名称扇叶阴地蕨拼音Shàn Yè Yīn Dì Jué别名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chium lunaria(L.)S

  • 《中药大辞典》:珂药材名称珂拼音Kē别名马珂、马珂螺(徐表《异物志》),珬(《通典》),马鹿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凹线蛤蜊的贝壳。一般在冬季及春季采捕。原形态贝壳2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