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刺萼悬钩子

刺萼悬钩子

药材名称刺萼悬钩子

拼音Cì è Xuán Gōu Zi

英文名Spinycalyx Raspberry

别名黄琐梅、小红袍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刺萼悬钩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alexeterium Foc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刺萼悬钩子 灌木,高1-2m。老枝红褐色,无毛,常被白色粉霜,有钩状皮刺。叶柄密被长柔毛,疏生钩状细皮刺;托叶线形,有长柔毛;小叶3(-5),顶生小叶菱形,侧生小叶长卵形或椭圆形,长3-4(5)cm,宽1.5-3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锐锯齿,上面伏生长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花1-4朵;花梗被长柔毛和细皮刺;花直径1.5-2cm;花萼长达2cm,外面密被针刺和长柔毛;花瓣近圆形,白色,基部有极短爪,短于萼片。果球形,包藏于萼内,直径达1.5(2)cm,黄色,无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达3700m的山谷溪旁、荒山坡或松林下开旷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南部。

性味淡、苦;平

归经肝;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主痢疾,肠风下血,黄疸,肾炎水肿,筋骨疼痛,扭伤,月经不调,小儿百日咳,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主治月经不调,红白痢疾,肠下血,肾炎,黄疸,小儿百日咳,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叶白粉藤

    药材名称毛叶白粉藤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Assam Treebine别名左爬藤、葫芦叶、左边藤、粗壳藤、红背丝绸、白背丝绸。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

  • 牛奶浆草

    药材名称牛奶浆草别名见气消、柳州七、生死还阳、鬼打伞、搜山虎、铁凉伞[湖南湘阴]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牛奶浆草Euphorbia hippocrepica Hemsl.,以二年以上的老根入药。冬、春二

  • 多脉鹅耳枥

    药材名称多脉鹅耳枥拼音Duō Mài é ěr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多脉鹅耳枥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polyneura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剥取根皮,

  • 刀豆根

    药材名称刀豆根拼音Dāo Dòu Gēn出处《医林纂要》来源豆科植物刀豆的根。性味苦,温。①《医林纂要》:"苦咸。"②《分类草药性》:"性平,无毒。"

  • 蔷薇露

    《中药大辞典》:蔷薇露药材名称蔷薇露拼音Qiánɡ Wēi Lù别名阿刺吉(《群芳谱》),蔷薇花露(《新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花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

  • 硬飘拂草

    药材名称硬飘拂草拼音Yìnɡ Piāo Fú Cǎo别名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硬飘拂草的根。春、夏采收。原形态硬飘拂草,又名:结壮飘拂草。多年生草本

  • 刺黄芩

    药材名称刺黄芩拼音Cì Huánɡ Qín别名十大功劳、老鼠刺、刺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大叶刺黄柏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honiafargesiiTakeda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

  • 广西花点草根

    药材名称广西花点草根拼音Guǎnɡ Xī Huā Diǎn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广西紫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kwangsiensis Hand.-Mazz

  • 光叶密花豆

    药材名称光叶密花豆拼音Guānɡ Yè Mì Huā Dòu英文名Harmand Spatholobus别名大样荔枝藤。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光叶密花豆的茎藤。拉丁植物动物

  • 黄龙须

    药材名称黄龙须拼音Huánɡ Lónɡ Xū别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