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梨叶

刺梨叶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

药材名称刺梨叶

拼音Cì Lí Yè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叶片

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梨叶

药材名称刺梨叶

拼音Cì Lí Yè

英文名Leaf of Single Roxburgh Rose

别名茨藜叶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和单瓣缫丝花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osa roxburghii Tratt.2..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 Et Wi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1.缫丝花 灌木,高约1-2.5cm;树皮灰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常有成对皮刺。羽状复叶;小叶9-15,连叶柄长5-11cm;叶柄和叶轴疏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cm,宽0.5-1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两面无毛。花两性;花1-3朵生于短枝顶端;萼裂片5,通常宽卵形,两面有绒毛,密生针刺;花直径5-6cm;重瓣至半重瓣,外轮花瓣大,内轮较小,淡红色或粉红色,微芳香;雄蕊多数,着生在杯状萼筒边缘;心皮多数,花柱离生。果扁球形,直径3-4cm,绿色,外面密生针刺,宿存的萼裂片直立。花期5-7月,果期8-10月。

2.本变型花为单瓣,粉红色,直径4-6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2.生于海拔500-2500m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福建、湖北、广西等地。

性味酸、涩;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解毒疗疮,止血。主痔疮,痈肿,暑热倦怠,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或鲜用捣敷。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

2.《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通天连

    药材名称通天连别名乳汁藤、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通天连Tylophora koi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感冒,跌打,毒蛇咬伤,疮疥。用法用量0.5~1钱,水煎

  • 肉桂叶

    药材名称肉桂叶拼音Ròu Gu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innamomum cassia Presl[Laurus cinnamomum Andr.;L.ca

  • 毛叶西香罗勒

    药材名称毛叶西香罗勒拼音Máo Yè Xī Xiānɡ Luó Lè别名毛丁香罗勒、丁香草、真草、青香罗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叶丁香罗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gratiss

  • 细叶野牡丹

    药材名称细叶野牡丹拼音Xì Yè Yě Mǔ Dān别名铺地稔、山公榴、水社野牡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细叶野牡丹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intermedium Dunn

  • 红香藤

    药材名称红香藤拼音Hónɡ Xiānɡ Ténɡ别名藤香、鸡踢香、降香(《陆川本草》),大香藤、屈叶藤、白鸡刺藤,黄龙脱衣(《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藤黄檀

  • 香堇菜

    药材名称香堇菜拼音Xiānɡ Jǐ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香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odorata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态香堇菜Viola

  • 乌骚风

    《中药大辞典》:乌骚风药材名称乌骚风拼音Wū Sāo Fēnɡ别名乌骨鸡、黑乌骨(《四川中药志》),黑骨头、铁夹藤(《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萝摩科植物青蛇藤的茎。原形态多年生攀援

  • 篦子三尖杉

    药材名称篦子三尖杉拼音Bì Zǐ Sān Jiān Shā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种子和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采收和储藏:枝叶

  • 油柑虫节

    药材名称油柑虫节拼音Yóu Gān Chónɡ Jié别名油甘子虫瘿(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柑树枝上的虫瘿。在虫未爬出前采回,

  •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