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痹

阴痹

病名。①指发于阴分的痹症,如骨痹之类。《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②指阴邪所致的痹症,如寒痹之类。《素问·四时逆从论》:“厥阴有余病阴痹。”王冰生:“阴,谓寒也。有余,谓厥阴气盛满,故阴发于外而为寒痹。”《灵枢经合纂》马莳注:“阴痹者,痛无定所,按之而不可得,即痹论之所谓以寒胜者为痛痹也。”

猜你喜欢

  • 鼻齆(wèng 瓮)

    证名。又名齆鼻。齆,鼻病也(《玉篇》)。又鼻塞曰齆。①指嗅觉失灵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齆也。”②俗称阻塞性鼻音为齆鼻。如《十六国春秋后赵录》有“王谟齆鼻,言不清畅”

  • 三焦积热

    病证名。见《幼科释谜》。临床表现眼目赤肿,头顶肿痛,心膈烦躁,口疮,二便秘涩。宜三黄丸,清泻积热。

  • 风噤

    见《婴童百问》。即脐风,详该条。

  • 眼粪

    眵之俗称。详该条。

  • 咽系

    解剖名称。泛指咽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多因饮啖辛热,或复呕吐咯伤,致咽系干枯之所为也。”

  • 同气

    六淫之气中于人,与人体的六经之气相合者为同气,如风入厥阴、寒入太阳等;不与六经之气相合者为客气。《素问·标本病传论》:“人有客气有同气。”

  • 黄水粘疮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黄水疮。见该条。

  • 久喑(yīn 音)

    病证名。指久病而致的失音。其证因久病逐渐而来,多因肺燥津伤,或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滋润而成。肺燥宜清润,用清燥救肺汤;阴虚宜滋阴,用百合固金汤。参见肾怯失音条。

  • 洗痔黄硝汤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方。大黄二两,朴硝(后下)一两。水煎,倾桶内,先熏后洗。治痔疮肿痛。

  • 温病派

    古代医学的一个学术流派。明、清以来,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进一步认识,在温热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学说。这一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的防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