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指可活动的关节部位。
丛书名。明·黄承昊辑。作者将自著《医宗撮精》(一名《医宗摘要》)、《折肱漫录》二书合辑,并加评注以阐发原意。《医宗撮精》系将薛己《内科摘要》及其所注《名医杂著》纂录编成。《折肱漫录》,详该条。
舌中央黄苔,从舌根至舌尖见一条黑苔。乃心、肺、脾、胃、肾、大肠、小肠均热极之候,若两感伤寒见此舌,为邪已入阴,治法与实热证同。可用苦寒清热、通里攻下(见《辨舌指南》)。
①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趾趾节横纹内侧端。主治卒中恶风,赤白带下,泻注,肠疝。艾炷灸3壮。②经外奇穴别名。即营池,出《备急千金要方》,见该条。③推拿穴位名。位于腕部掌侧横纹的桡侧边及尺侧
辨证过程中,当脉证表现不一致时,经过分析,认为症状足以作为审定病机,确立治疗方案的依据,而脉象未能反映病机,当舍脉从证治。《医宗必读》:“脉迟为寒,常用干姜、附子温之矣。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濈濈汗
【介绍】:见王泰林条。
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循经性疼痛”;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冷、热、痒、酸胀、蚁走样、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循经性异感”。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
脾气虚弱,运化失常而致血不循经的证候。《血证论》:“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主要表现为诸失血证,如皮下出血、便血、溺血,同时伴有面色淡白少华,神疲,气少,脉虚弱,指纹淡,舌
【介绍】:明代医家。字与权。金华(今属浙江)人。讲理学,精医术,明太祖初入金华,召儒医而得王立,与之语,大喜。王氏进言曰:“惟愿号令军不扰攘,市不易肆。”
【介绍】:晋代医生。彭城(今江苏境内)人。以医知名,治病多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