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劳神伤心所致的虚咳。《不居集》卷十五:“劳神咳嗽,咳而因劳神伤心,烦热自汗,咽干咯血。”治宜劫劳散、梦授天王补心丹等。参见咳嗽、劳咳、心咳条。
病证名。出《灵枢·杂病》。指鼻出血。《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血性得热,则流散妄行。从鼻出者,谓之衄。”也有统指鼻、齿、耳、目、舌以及皮肤不因外伤的出血者。详见鼻衄、衄血等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盐麸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即蛇蜕,详该条。
诊小儿脉法。《幼幼新书》引《宝童》:“孩儿五七岁,五藏脉方现。中指两畔内,于中仔细看。左主五脏,右主热生惊,洪大主热,弦数主肝动风,七八至为息数和平。”临床可作辨证参考。
见青灵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见苏沈良方条。
病证名。指脾虚湿盛而致的呕吐。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久病或服克伐药,吐涎不止,脉大无力,属脾虚不能摄涎而涎泛上。”治宜理脾和胃。用六君子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