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酒蒸黄连丸

酒蒸黄连丸

《活人书》卷十八:酒蒸黄连丸

药方名称酒蒸黄连丸

别名酒煮黄连丸、酒连丸、黄龙丸、小黄龙丸、独连丸

处方黄连4两(以无灰好酒浸面上约1寸,以重汤熬干)。

制法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膈热,解酒毒。除热气,止烦渴,厚肠胃。主胃肠积热,泻痢,消渴,反胃呕吐。暑毒伏深,及伏暑发渴者。酒痔下血。呕吐恶心,伤酒过多,脏毒下血,大便泄泻。消瘅。伤于酒,每晨起必泻,身热下痢鲜血,烦渴多渴,或伤热物过度。三消。一切热泻。嘈杂吞酸,噎膈反胃,吐酸、干呕、胃痛、挟虫者。酒瘅。砂疥。

用法用量酒煮黄连丸(《鸡峰》卷五)、酒连丸(《三因》卷十五)、黄龙丸(《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小黄龙丸(《得效》卷二)、独连丸(《普济方》卷一七七引《神效方》)。

各家论述医方考》:黄连,苦寒枯燥之物也。苦寒,故能胜热;枯燥,故能胜湿。而必煮以酒者,非酒不能引之入血也。

摘录《活人书》卷十八

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酒蒸黄连丸

药方名称酒蒸黄连丸

处方黄连1斤(用好酒浸2日,入锅内蒸透为度,取出晒干,留酒和面糊),干姜半斤,枳壳半斤,木香4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解酒毒。主酒食过度,便血脏毒,诸种痔满,泻痢赤白,脏腑(疒丂)痛,胸膈痞闷,气不舒畅。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饭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

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德生堂方》:酒蒸黄连丸

药方名称酒蒸黄连丸

处方黄连1斤(酒浸蒸),苦参2两。

制法上为末。黄连余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痔疮及便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米饭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六引《德生堂方》

猜你喜欢

  • 定肺汤

    《仁斋直指》卷八:定肺汤药方名称定肺汤处方紫菀茸 北五味子橘红杏仁(去皮、尖,略炒)甘草(炙)真苏子(炒)桑白皮(炒)半夏(制)枳壳(制)各等分制法上药细锉。功能主治主上气喘嗽。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

  • 四圣散

    药方名称四圣散别名四圣汤(《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四)。处方紫草茸木通(锉)甘草(锉,炒)枳壳(麸炒,去瓤)黄耆(切,焙)各等分制法上同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疮疹出而不快及倒靥。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

  • 芡实丸

    药方名称芡实丸处方芡实(蒸,去壳)莲花须各60克茯神(去木)山茱萸(取肉)龙骨五味子枸杞子熟地黄(酒蒸,焙)韭子(炒)肉苁蓉(酒浸)川牛膝(去芦,酒浸,焙)紫石英(煅七次)各30克制法上药研细末,酒煮

  • 葱涕丸

    药方名称葱涕丸处方葱涕半合,木通半两(锉),细辛半两,桂心半两,菖蒲3分,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当归半两,甘草1分(生用),独活1两,白矾1两(烧灰)。制法上为末,以鹅脂并葱涕为丸,如枣核大。功能

  • 败毒生肌散

    药方名称败毒生肌散处方地骨皮、黄连(炒)、黄柏(炒)、五倍子、生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收结后,仍作热,臭烂,出脓水。用法用量干掺之。摘录《会约》卷二十

  • 薏苡仁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薏苡仁汤药方名称薏苡仁汤处方薏苡仁(一两)当归(一两) 芍药(一两)麻黄(一两) 官桂(一两)甘草(炙.一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挫炒.一两)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流

  • 绛雪丹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绛雪丹药方名称绛雪丹处方丹砂(研)半两,焰消(研)1两。制法上各为细末,再同研,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阳毒,烦躁,吐血,衄血,渐生赤斑。用法用量每服1丸,沙糖水调化

  • 白乳汤

    药方名称白乳汤处方薯蓣5两,干姜少许,杏仁2两,甘草1两,白芷3分。制法上为细末,不入干姜亦得。功能主治消化酒食。主酒病。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盐少许点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五引《御医撮要》

  • 碧落神膏

    药方名称碧落神膏处方吸铁石1两,金银花1斤,生甘草3两,蒲公英8两,当归4两,炙黄耆8两,香油5斤。制法用香油熬至滴水成珠,去滓,入黄丹2斤,再熬软硬得所,即成膏矣;再加轻粉3钱,麝香1钱,冰片3钱,

  • 加减补阴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补阴益气汤处方生地5钱,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柴胡5分(盐醋炒黑),白芍1钱半(醋炒),升麻3分(盐醋炒),阿胶3钱(蒲黄灰炒),山药3钱(炒),血余3钱(炒灰),赤石脂3钱(醋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