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近取法

猜你喜欢

  • 苦温平燥

    治法之一。治疗外感凉燥表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用药如杏仁、陈皮、苏叶、半夏、枳壳、前胡、桔梗等,代表方如杏苏散。

  • 佩文斋广群芳谱·药谱

    药物学著作。又名《广群芳谱·药谱》。8卷。清·刘灏著。刊于1708年。本书为《佩文斋广群芳谱》的卷93~100。共收药物720余种。系在《二如亭群芳谱·药谱》的基础上增补而成。故每种药物下标记的“原”

  • 海莴苣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石莼之别名,详该条。

  • 五十动

    古代诊脉常规,候脉不少于五十动为度,以便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 八树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 肥目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肥目者,白睛上生点注,或如浮萍,或如榆夹,有如胡粉色者,有作青黑色者,似羹上脂,致令目暗,世呼为肥目。”

  • 露丹

    病证名。为小儿满面发红的疱疹性疾患。《幼幼集成》:“小儿生后,百日内外,半岁以上,忽然眼胞红肿,面青色,夜间烦啼,脸如胭脂,此因热伏在内,发之于外,初则满面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出没无定,次至颈项,赤

  • 疿疮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一。又名沸子、夏日沸烂疮、热疮。夏季气候炎热,小儿多生疿疮,即疿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此由盛热汗津出,而腠理开,被风热毒气干于气血所生。其状细碎,累累如粟芥之类,色

  • 阳旦证

    病证名。①指桂枝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证象阳旦。”成无己注:“阳旦,桂枝汤别名也。”《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旁注:“即桂枝汤。”②指桂枝汤证兼见心

  • 睛高突起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突起睛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