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疟疾之一。《医略十三篇》卷九:“有日一作,夜一作,俗名子母疟。……或间疟,当期日二作,俗名间日子母。”参见疟疾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经验名方》一书。
书名。1卷。清末马培之撰。撰年不详。本书记述作者的外科临床备用方剂共200余首,不分类,说明也较简略。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藏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冬瓜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足及小腿浮肿。《素问·脉要精微论》:“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胻肿,若水状也。胻,与胫同。参见胫肿、脚肿、水肿各条。
病证名。①指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五种噎证。《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
【介绍】:战国时名医。据《列子·力命》载,季梁得病,矫氏指出其病因是精神、饮食等因素所致。反映了唯物主义的病因观。
①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生化。”厥阴之气到来,风气敷布,一派春生之气,故名生化。②泛指事物的发生和变化。《素问·五运行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
《素问》篇名。五运,即五行之气,因其变化运行,故名。本文介绍了司天、在泉、左右间气的循行规律,以及五运的由来和六气的作用。文中又指出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即谓“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