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孕六月至分娩阶段的幼体,为胎儿,亦名胎婴。《慈幼论》:“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俱热,得寒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幼幼集成》:“胎成之后,阳精之凝,尤仗阴气护养,故胎婴在腹,与母同呼吸。”因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黄芩、黄连、麦门冬、天花粉、茯神、丹参、牛黄、菖蒲、远志。为丸服。治心经蓄热而致的癫证,或时烦躁,眼鼻觉热者。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决明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小儿按摩法。心禅《一得集·推摩法论》:“推摩法……按病推之。……其法以手五指分主五脏,指尖属脏;本节属府。热清寒温,实泻虚补,分顺推逆,推左旋右,旋右推左,以定温清补泻之法,俱有下数,或三百或五百
经穴名。代号ST1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胸部,在第二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4寸处。布有胸前神经的胸大肌肌支,并有胸肩峰动、静脉及胸侧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胸胁胀痛
①见《江西民间草药》。为杠板归之别名。②见《海南植物志》。为粪箕笃之别名。各详该条。
详见汗条。
痧证之一。系霍乱的俗称。因患时吐泻交作,血液停滞,手指螺纹下陷故名。本证可见于剧烈吐泻所引起之重度脱水。
见《奇效良方》。古人认为小儿初生须用五根汤(桃、柳、楝、枚、槐)加白芷,苦参煎汤浴之,若遇气候炎热,则以软绢蘸汤揩拭周身,可以清洁皮肤,预防疾病。
【介绍】:明代医家。字养葵,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活于十六世纪下半期。博览医书,并曾旅游于陕西、山西等地。在医理上,主要推崇薛己,对“命门”之说加以发挥。认为“命门”是人身脏腑之主,其意义甚至更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