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
血液瘀滞的各种病证。详瘀血条。
血液瘀滞的各种病证。详瘀血条。
亦作鬓角,位于耳前方鬓发下垂处。
外治法之一。古代以冷水淋浴,使病人降温的方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独脚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一。即生于胃俞、肾俞之疽。证治同发背。
出《脉经》。即小产,详该条。
气血虚的络脉。《素问·调经论》:“不足则视其虚经。”
病名。多由感受风寒湿邪,肺气壅塞所致。本病发于咽喉,“形似粟米之小而密,黄皰成板,外托红盘,痛亦异常,初起发热恶寒,头疼身痛,以人参败毒散发表”(《喉科种福》卷四)。大便结,以防风通圣散表里兼行。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别直参,详人参条。
《金匮要略》方。甘草二两,桔梗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枚。水煎,分二次服。治内痈,脓从呕出(原书有方无治证,该治证根据《张氏医通》补入)。
见针经指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