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苤蓝

苤蓝

药材名称苤蓝

拼音Piě Lán

别名芥蓝擘蓝(《农政全书》),茄连、撇蓝(《延绥镇志》),玉蔓青(《山西通志》)。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球状茎。4~7月播种者,夏、秋采;9月播种者,冬、春采。

原形态二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短,离地面2~4厘米处,开始膨大而成为一坚硬的、长椭圆形、球形或扁球形、具叶的肉质球茎,直径5~10厘米,或过之;外皮通常淡绿色,亦有绿色或紫色者,内部的肉白色。叶长20~40厘米,其中有1/2~1/3为叶柄;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光滑,被有白粉,边缘有明显的齿或缺刻,近基部通常有1~2裂片;花茎上的叶似茎叶而较小,叶柄柔弱。花黄白色;排列成长的总状花序;萼片4,狭而直立;花瓣4,展开如十字形;雄蕊4强;雌蕊1,子房上位,柱头头状。角果长圆柱形,喙常很短,且于基部膨大。种子小,球形,径1~2毫米,有极小的窝点。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以北方较为普遍。

化学成分苤蓝每市斤(市品)含蛋白质5.9克,糖11克,粗纤维4.1克,灰分3.3克;钙81毫克,磷122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微量,硫胺素0.19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1.5毫克,维生素C-152毫克。

性味甘辛,凉。

①《滇南本草》:"味辛涩。"

②《本草求原》:"甘辛,冷,无毒。"

功能主治治小便淋浊,大便下血,肿毒,脑漏。

①《滇南本草》:"治脾虚火盛,中膈存痰,腹内冷疼,小便淋浊;又治大麻风疥癞之疾;生食止渴化痰,煎服治大肠下血;烧灰为末,治脑漏;吹鼻治中风不语。皮能止渴淋。"

②《纲目拾遗》:"解煤毒。"

③《本草求原》:"宽胸,解酒。"

④《四川中药志》:"利水消肿,和脾。治热毒风肿;外用涂肿毒。"

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生食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捣敷、研末吹鼻。

注意《本草求原》:"耗气损血,病后及患疮忌之。"

复方治阴囊肿大如斗:苤蓝、商陆,切片捣绒外敷。(《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岩笋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笋药材名称岩笋拼音Yán Sǔn别名通兰、岩角、石竹子、岩竹、接骨丹[云南大理]来源兰科通兰属植物通兰Thunia alba (Lindl.)Reichb. f.以全草

  • 香圆子

    药材名称香圆子拼音Xiānɡ Yuán Zǐ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圆的种子。10~11月间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橼"条。生境

  • 岩五加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五加药材名称岩五加别名五叶参来源五加科岩五加Pentapanax leschenaultii (Wight et Arn.) Seem.,以茎皮、根皮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楠藤

    药材名称楠藤拼音Nán Ténɡ别名大茶根、大洋藤、玉叶金花、胶鸟藤、大白纸扇、火烧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楠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saenda erosa Champ.采收和储藏:

  • 神仙掌花

    《中药大辞典》:神仙掌花药材名称神仙掌花拼音Shén Xiān Zhǎnɡ Huā别名玉英(《云南通志》)。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花。化学成分花含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葡萄糖

  • 冠唇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冠唇花药材名称冠唇花拼音Guàn Chún Huā别名野藿香、牙皮湾[傣]、广藿香[云南]来源唇形科冠唇花Microtoena insuavis (Hance)

  • 威灵菊

    药材名称威灵菊拼音Wēi Línɡ Jú别名铁脚威灵仙[云南]、小黑药来源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显脉旋覆花Inula nervosa Wall.,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辛,

  • 水黄连

    药材名称水黄连拼音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黄脚鸡、硬水黄连、硬杆子水黄连来源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L. var. brevi

  • 乌木屑

    药材名称乌木屑拼音Wū Mù Xiè出处《纲目》来源为柿科植物乌木的木屑。原形态乌木(《纲目》),又名:乌文木、翳木(崔豹《古今注》),文木(《南方草木状》),乌樠木(《纲目》),

  • 无名异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名异药材名称无名异拼音Wú Mínɡ Yì别名土子、黑石子来源结核状的软锰矿石。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杂石。性状不规则球形,大小不一,直径约0.5~3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