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针灸甲乙经》。即赤白带下。详该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柿饼,详该条。
病名。系指咽喉肿起,闭阻疼痛,汤水难咽,呼吸不利,甚则呼吸迫促欲毙者。多由痰火邪毒炽盛,上炎于喉所致。《幼幼集成》卷四:“咽中结核,不通水谷,危困欲死。用百草霜以蜜和为丸。”参见喉闭条。
见《泉州本草》。即蛇葡萄,详该条。
七怪脉之一。脉跳时隐隐约约,去时一跃而消逝,如虾游之状。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其疮潜隐皮肤,钻刺剧痒,搔抓不知痛。治宜内服消风散,外搽绣球丸。类似结节性痒疹。
见遂生编条。
出《新修本草》。为瓦松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睥生痰核。详该条。
风、寒、湿三种邪气互相结合而成的致病因素,为痹证的主要病因。《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