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肠窟

猜你喜欢

  • 涎积

    古病名。九积之一。指饮涎壅聚而成积者。《儒门事亲》卷三:“涎积,咽如拽锯,朱砂、腻粉之类,甚者瓜蒂、甘遂。”上药性烈有毒,宜慎用。参见痰积条。

  • 清散汤

    《外科真诠》方。茯苓、赤茯苓、当归、栀子(炒炭)、荆芥、黄柏各一钱,防风三分,生地黄、麦门冬各二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治厥阴肝经虚火外发而致的胡漏丹,症见阴囊下红肿。

  • 胃家

    泛指胃、大肠、小肠等胃肠而言。《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伤寒论·阳明病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 真人养脏汤

    见《世医得效方》卷五。即纯阳真人养脏汤,见该条。

  • 产后呕吐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因产后恶露去少,败血散于脾胃;或产后血去过多,而气独盛,以致气逆所致。败血散于脾胃者,脾受之则不能运化精微,兼见腹胀;胃受之则不能受纳水谷,而出现呕吐。同时伴有恶露下行

  • 外痈

    病名。见《外科精义》卷上。指生于体表的痈。初起无头,局部红肿热痛,界限分明,根盘收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重者可有身热、口渴、苔黄、脉数等。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

  • 寒痢

    病名。指痢疾因于寒客肠胃者。《时病论》卷三:“寒痢之证,实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冷则凝滞,中州之阳,不能运化,清气不升,脾气下陷,以致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者,当去其寒,兼扶脾土。……

  • 神仙一把抓

    《疡医大全》卷三十七方。黄丹一两,樟脑五钱。为末,蜜调匀,涂患处。治烫火伤,杖疮。

  • 承浆疔

    病名。属于唇疔之一。见《治疔汇要》卷上:“承浆疔,生于唇棱下陷中,系督脉所经之处。”见唇疔条。

  • 经中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又名阴都。位于脐下1.5寸(气海)再旁开3寸处。主治二便不通,五淋,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腹泻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