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

病证名。指在两次月经之间,即细缊之时,有周期性出血,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或伴轻微腹痛、腰痠的病证。亦称经间出血。常因肾阴虚湿热血瘀所致。因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肾阳不足精血亏损,于絪组之时、阴虚火伏、阳气内动,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致出血者,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无块,腹不痛,头昏腰痠,大便结,小便黄,治宜滋阴止血。方用两地汤二至丸;若宿有湿热,蕴伏下焦,絪缊之时,阳气内动,引动内热,热伤冲任致出血,症见出血量少或多,色红质粘腻或兼赤白带赤带。神疲乏力,骨节痠楚,胸闷纳呆,治宜清热除湿止血,方用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当归阿胶、加小蓟茯苓薏苡仁苍术;若胞脉宿有瘀滞,经间期阳气内动,血因瘀滞不得流通,损伤胞络,致出血,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两侧刺痛,治宜化瘀止血,方用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

猜你喜欢

  • 缺盆骨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又称,又名血盆骨。即锁骨。参见拄骨条。

  • 李元忠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精医,治病不问贫富。

  • 曲垣

    经穴名,代号SI13。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上窝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并有颈横动、静脉降支通

  • 骨针

    眼科治疗器械。《眼科菁华录》:“骨针长四寸,全白骨或象牙造成,头尖圆,尾团圆,点眼药用之。”(见图102)。图102

  • 神宝既济丹

    《婴童百问》卷二方。硫黄、火硝、五灵脂、青皮、陈皮、半夏曲各等分。为细末,粟米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饮送下。治小儿急惊,寒热吐泻,痰延壅盛。

  • 世医得效方

    方书名。19卷(《四库全书》本末附《千金方养生书》1卷,共20卷)。元·危亦林撰。刊于1345年。本书作者根据其五世家传医方编写而成。书中按元代医学十三科的顺序。分别记述内、外、妇、儿、五官及伤科等各

  • 廷孔

    亦作庭孔,指阴道。《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张志聪注:“廷孔,阴户也。”

  • 谷精珠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 肚痈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腹皮痈。见该条。

  • 裴頠

    【生卒】:267~300【介绍】:晋代哲学家,兼明医术。字逸民。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反对玄学清谈,医药上重视药物的治疗效果,主张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