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口糜

经行口糜

病证名。亦称经前口疳。指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口舌糜烂,每月如期反复发作。多由心胃之火上炎所致。若平素思虑过度,耗及心阴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经期经血下注、心阴益虚、心火亢盛,上炎口舌,或肾精不足,虚火上炎口糜。偏于实热者,兼见心中烦热,口燥咽干,治宜清心泻火,引热下行,方用导赤散加花粉、麦冬;偏于虚火者,兼见渴不喜饮,五心烦热,治宜养阴清热,方用玉女煎知柏地黄丸;若因喜食辛辣香燥之品,肠胃蕴热,经行时冲脉偏盛,挟胃上冲所致口糜,兼见口臭口干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方用凉膈散;若兼脾虚湿热内盛者,症见脘腹胀满大便溏臭,治宜芳香化浊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

猜你喜欢

  • 巨屈

    颊下曲骨处。《灵枢·五色》:“巨屈者,膝膑也。”张景岳注:“巨屈者,颊下曲骨也。”即认为巨屈的异常可以反映膝膑部位的病证。

  • 庄在田

    【介绍】:见庄一夔条。

  • 新蒙花

    见《中药志》。又名梦花、打结花、蒙花珠。为瑞香科植物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的花蕾。主产四川、贵州、湖北、广西等地。淡,平。养阴,明目,去翳。治青盲,夜盲,障翳,

  • 潘楫

    【生卒】:1591~1664【介绍】:明末医生。字硕甫,号邓林。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拜当地名医王绍隆为师,学习诊脉和制药技术。在市镇中卖药,门徒很多,从所用的器皿上,便可以辨知是潘门弟子。他曾增注王

  • 窦太师流注指要赋

    见流注指要赋条。

  • 凤眉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眉疽。见该条。

  • 汤液本草

    药物学著作。3卷。元·王好古撰。刊于1289年。卷上为药性总论部分,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了若干补充。卷中、下分论药物,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虫等九部,共收2

  • 间脏

    指疾病传变不传于所胜之脏,而是间隔一脏,传于其所生之脏。如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母子相传。《难经·五十三难》:“间藏者,传其子也。”按五行学说,间脏其气相生,虽病亦微。

  • 戴天章

    【生卒】:十七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名医。字麟郊。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少习举子业,博学强记,通天文、算数、地理等,尤精于医,钻研温病学颇有心得。宗吴又可之说,主张瘟疫不同于伤寒,着重对气、色、舌、神

  • 受热厥逆

    病名。小儿暑病之一。出《幼科要略》。为感受暑邪而致的突然昏迷。多因小儿平素体质较差,元气虚弱,感受暑热之邪,热迫营血,逆传心包;或由于暑邪挟湿,湿浊生痰,痰浊上冲,蒙蔽心窍,以致出现突然昏迷,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