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精浊

精浊

病证名。指尿色清而窍端时流糊状浊物者。见《景岳全书·淋浊》。《证治要诀·白浊》:“如白浊甚,下淀如泥,或稠粘如胶,频逆而涩痛异常,此非是热淋,此是精浊窒塞窍道而结。”多因酒色无度,败精瘀阻;或肾精亏损,相火妄动,败精挟火而出;或湿热流注精室而成。症见阴茎口常流米泔样或糊状浊物,茎中或痒或痛,甚则如刀割火灼,而尿色自清。浊物色白者称白浊,挟血者称赤浊。若浊物淋沥,尿出灼痛甚者,多属火盛,宜抽薪饮治浊固本丸大分清饮等方。若兼见小便频数者,多属湿热流注精室,宜五苓散益元散。若日久不愈,涩痛全无,多属心肾不足,宜九龙丹固阴煎秘元煎菟丝子丸等方。如见肾气虚寒,则宜右归丸、附桂八味丸益智汤等方。本证多见于淋病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患。

猜你喜欢

  • 香茸

    出《本草图经》。为香薷之别名,详该条。

  • 竹林寺女科全书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 乌鲗骨丸

    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 豆须子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 喉间溃烂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喉间溃烂有虚实之别。因于虚者,多由阴虚于下,火炎于上所致。症见喉间溃烂疼痛,久而不愈,腐臭。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因于实者,多由肺胃实热,毒火上冲咽喉

  • 白色喉风

    病名。多由寒邪外袭,火热内蕴致使喉关及喉核等处色白,咽喉不适,或呈现溃烂而斑色红紫。《喉科秘旨》卷上:“此症因寒包火,伏于肺经。白而不肿,上有红紫烂斑,脉象不数,身热怕寒,火欲外发。用六味汤加味。”

  • 间隔灸

    即间接灸。见该条。

  • 太阳病

    病名。《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

  • 四部医典

    藏医学著作。宇陀宁玛·元丹贡布主持编著。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末。全书用韵体古藏文以问答形式写成。分四部分:第一部为“总则医典”,共6章。简介了人体生理、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第二部为“论说医典”,共31

  • 石子荠苨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方。荠苨、石膏各三两,人参、茯神、栝蒌根、煅磁石、知母、葛根、黄芩、甘草各二两。为粗末,取猪腰子一个(去脂膜)、黑豆一合,与水同煮,去腰子、黑豆,入药四钱,再煎去滓,食后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