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狂汗

狂汗

证名。见《温疫论》。是瘟疫温热病欲作汗解时的症候。多见于体质充盛之人,阳气冲击,不能顿开,故忽然狂躁,坐卧不安,少时大汗淋漓,邪从汗解,脉静身凉而愈。

猜你喜欢

  • 肌热

    证名。指肌表有发热感觉。见《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外邪侵袭,阳明经脉受病。《景岳全书·伤寒典》:“阳明经病,为身热,目疼,鼻干,不眠,脉洪而长,以阳明主肌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为此证

  • 大指

    拇指。《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也指足大趾。《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

  • 视正反斜证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谓视正直之物呈歪斜状。《审视瑶函》:“此症谓物之正者,而反视为歪斜也。乃内之阴阳偏胜,神光欲散之候,……久而失治,内障成矣。”亦有视斜反为正者,又称视斜反正。参见目妄见、视

  • 雪里青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 经来小便出白虫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考》。即经来出白虫。详该条。

  • 潼蒺藜

    见《本草便读》。为沙苑子之别名,详该条。

  • 茵芋丸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方。茵芋叶、铅丹、秦艽、钩藤皮、石膏、杜蘅、防葵各一两,菖蒲、黄芩各一两半,松萝半两,蜣螂十枚,甘草三两。为细末,炼蜜为丸,小豆大,三岁以下小儿每服五丸,三岁以上每服七丸,五岁以

  • 油风

    病名。头发突然成片脱落的病症。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鬼舐头、油风毒、鬼薙刺、梅衣秃。由血虚生风,风盛血燥,发失濡养所致。多发于头部。起病突然,毛发干燥,成片脱落,皮红光泽,自觉痒如虫行或不痒。严重时

  • 菱角痔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状如菱角,左右皆有三四孔”。即复杂性肛漏外口较多者。治法:先用挂线疗法或脱管锭除去漏管,再服蜡矾丸乾脓收口。体虚者服十全大补汤。

  • 倪涵初治疟第一方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陈皮、姜半夏、茯苓、威灵仙各一钱,制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各八分,青皮、槟榔各六分,炙甘草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井、河水各半煎,饥时服,渣再煎服。治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