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多因脾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而致。宜调理脾胃,行气利水。用木香调胃汤(木香、陈皮、车前子、甘草、三棱、莪术、红豆蔻、大腹皮、砂仁、苍术、木通、萆薢、山楂、姜皮)。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猿猴摘果条。
出《疡科选粹》卷七。即瘤之别称。详该条。
【生卒】:约1727~1787【介绍】:清代喉科名医。字纪元,号梅涧。歙县(今属安徽)人。世医出身,其家从先祖起知医者,代不乏人。其父郑于丰(字绥年,号认斋)在外经商时,遇福建人黄明生,精于喉科,经几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经漏,详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即浙贝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何寓、丹穴、幽谷、赤。《素女经》:“深内茎刺婴女。”即阴道穹窿。
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连珠风。详连珠喉风条。
出《本草衍义》。为建兰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