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1卷。清·司马湘(晴江)辑。辑年不详。此书汇集七珍双治散、金疮铁扇散等42方,多为外科验方。卷末附“市肆所卖丸散膏丹目录”,收回生再造丸、瞻酥丸等25方;“治杂方目录”,收治哮喘方等治蛇头疔方等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四。瘈为筋脉急而缩,疭为筋脉缓而伸。一缩一伸,手足相引,搐搦不已,发为瘈疭。多因孕后血聚养胎,肝肾不足,风火相炽,筋失濡养所致。宜平肝养血,用钩藤汤。热盛者,加山栀、黄芩
病名。即鹤膝风之左右膝交替发病者。《医宗金鉴》卷七十:“膝眼风……单膝生者轻,双膝生者重。若左膝方愈,复病右膝,右膝方愈,复病左膝,名过膝风。”证治详鹤膝风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五脏病以相克的次序相传,如《灵枢·病传》所言的“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等是。五脏病依次传其所胜,于病为逆,预后不良,故《病传》又谓:“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代医生。字仲仁。江苏兰陵人。通医术。在杭州见有专操堕胎术而牟利者,认为这与“天地好生之德”的旧说相违背,因而编刊《医学正印种子编》一书。
腹部的俗称。《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此人肚中寒。”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徧身肿胀痧》:“痧者,暑热时疫恶毒之气,攻于里则为痰喘,为血瘀,昏迷沉重,不省人事。若元气壮实,内不受邪,不入于里,即散其毒于肌肤血肉之表,为肿为胀。若误饮热汤热酒,便成大害,此
病证名。①指大便下血。《幼科金针》:“粪前粪后,点滴而下,无腹痛后重者是也。”因湿热内蕴,或风热外受,积于肠道,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溢肛门所致。治宜清热凉血,用槐花散。②指诸色痢。《幼科发挥》:“痢
见《医学正传》。即钩虫病。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