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游走血脾痈

游走血脾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串疽。见该条。

猜你喜欢

  • 疙瘩药

    见《贵州草药》。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 顼颅

    头骨的别名。详该条。

  • 子午补泻

    针刺补泻手法之一。指左右捻转补泻。见《针灸大成》。法以左转为顺,从子位转向午位,属阳,为补;右转为逆,从午位退向子位,属阴,为泻。女子则以阴为主,以右转为顺为补,左转为逆为泻。

  • 肾黄

    三十六黄之一。《外台秘要》卷四:“肾黄,小便不通,气急,心闷……”治宜瓜蒂散。《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肾黄者,面色青黄,腰背疼痛,耳中飕飕百般声响,脚膝无力,多睡呕逆,不能下食,悲而不乐,若两脚浮肿

  • 下完骨

    颞骨的乳突下。《素问·气府论》:“下完骨后各一。”

  • 狂汗

    证名。见《温疫论》。是瘟疫、温热病欲作汗解时的症候。多见于体质充盛之人,阳气冲击,不能顿开,故忽然狂躁,坐卧不安,少时大汗淋漓,邪从汗解,脉静身凉而愈。

  • 求子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亦名求嗣。指不孕妇女要求生育。

  • 合谷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 肥疮

    病名。头皮癣疾之一。出《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由脾胃湿热蕴蒸,上攻头皮所致;或因接触传染而得。初起头皮毛发根部有小丘疹或小脓疱,形如粟米,破出黄水。逐渐形成硫磺色碟形黄痂,中央凹陷,有毛发贯穿,黄痂落后

  • 疫喉便溏

    病证名。指疫喉病人因邪火下陷而大便溏泄者,若邪盛正虚,多便溏而神昏,痧隐喉烂者为病重。若愈后脾虚,则便溏不止,宜健脾止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