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脾散

温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诃黎勒皮(炮)、人参,各三分;甘草(炙)一分,白术木香茯苓(去皮)、藿香(去梗)、陈皮(去白)、黄蓍、桔梗,各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不和,腹胁虚胀,不欲乳食,困倦无力,壮热憎寒,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钱子大片,淮枣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颅囟经》卷上: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附子干姜甘草(炮,锉)各15克白术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寒,水泻不止,食乳不消,吃奶频吐。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每次1.5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鲜鱼、毒物。

备注本方乃四逆汤加白术而成。方中重用白术健脾运湿;附子干姜温阳逐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阳健脾、祛湿止泻之功。

摘录颅囟经》卷上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人参15克(去芦头)白术15克 诃黎勒皮22克木香15克黄耆15克(锉)白茯苓15克藿香15克 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7.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气不和,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 凤髓膏

    《证治汇补》卷二引《医鉴》:凤髓膏药方名称凤髓膏处方人参4两,山药4两,白茯苓(去皮)4两,胡桃肉4两,杏仁(去皮尖)4两,酥油4两,白沙蜜1斤。制法将人参3味为细末,次将胡桃、杏仁捣一处,再将油、蜜

  • 壁土散

    药方名称壁土散处方故屋东壁土1升(碎),皂荚3挺(各长1尺2寸)。制法捣土为散。功能主治肛门滞出。用法用量挹粉肛头出处,取皂荚炙暖更递熨,取入则止。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 解急蜀椒汤

    药方名称解急蜀椒汤别名蜀椒汤处方蜀椒200枚(炒出汗),附子1枚(炮),粳米半升,干姜半两,半夏12枚(洗),大枣20枚,甘草1两(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解结逐寒。主寒疝气,心痛如刺,绕脐腹中尽痛,

  • 萆薢渗湿汤

    药方名称萆薢渗湿汤处方萆薢苡仁黄柏赤苓 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功能主治主湿热下注之臁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疡科心得集·补遗》

  • 四妙勇安汤加味

    药方名称四妙勇安汤加味处方当归60克,乳香10克,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通血脉,凉血化瘀。主瘀血凝滞,脉道不通,郁久

  • 丁香竹茹汤

    药方名称丁香竹茹汤处方柿蒂2钱,陈皮2钱,竹茹2钱,丁香5枚。功能主治中焦气塞,上焦呃逆。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摘录《玉案》卷四

  • 刺蓟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刺蓟汤药方名称刺蓟汤处方刺蓟2两,鸡苏叶2两,黄连(去须)1两,犀角(镑)1两,生干地黄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热气上行,衄血,汗血。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

  • 椒柏酒

    药方名称椒柏酒处方椒37粒,东向侧柏叶7枝。功能主治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主用法用量除夕浸酒1瓶。元旦饮之。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 二宣丸

    药方名称二宣丸处方当归身 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药酒蒸七次,和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阴补血。主虚损属于阴亏血虚者。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 和顺汤

    药方名称和顺汤处方升麻5分,防风3分,白芷3分,黄耆3钱,人参3钱,甘草3分,白芍3钱,白术5钱,茯神3钱,炮姜5分。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提阳气。主忧思不已,加之饮食失节,阴阳相逆,脾胃有伤,面色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