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反

气反

病气所在的部位与所表现症状的部位相反,如下元虚衰而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等上部病候。《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张志聪注:“气反者,谓上下内外之病气相反也。如下胜而上反病者,当取之下,上胜而下反病者,当取之上,外胜而内反病者,当取之外旁。”

猜你喜欢

  • 昝(zǎn 攒)殷(九世纪)

    【介绍】:唐代著名妇产科学家。蜀(今四川境内)人。于宣宗大中初(847年),收集有关经闭、带下、妊娠、坐月难产、产后诸证的医方,撰成《产宝》三卷。公元897年,周颋补益并序,现传本作《经效产宝》三卷,

  • 平肌散

    ①《外科精义》卷下方。黄丹、乳香、黄连各二钱五分,轻粉一钱,密陀僧、花蕊石(二味同煅赤色)、白龙骨各一两。为细末,入乳香、轻粉、黄丹,同研合匀,每用干掺患处。治诸疮久不收敛者。②《证治准绳·疡医》卷二

  • 少食而肥

    指食纳虽少但体肥胖的病态。《脾胃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

  • 肾咳

    病名。①指咳引腰背痛,甚则唾涎者。《素问·咳论》:“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因肾受寒邪所致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因肾阴枯涸所致者,用人参固本丸,或用都炁丸加人参等。参见肾经咳嗽条。②十

  • 阳跷脉病

    指阳跷脉经气异常出现的病症。《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难经·二十九难》:“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杂病源流犀烛·阳跷阴跷脉病源流》:“至其为病,阳跷则阴缓而阳急。阳

  • 松隐居士

    【介绍】:见卞大亨条。

  • 圣济经

    书名。又名《宋徽宗圣济经》。10卷。旧题宋·赵佶(徽宗)撰。吴禔注。成书于1118年。本书共分10篇,42章。主要内容以理学思想论述《内经》中有关阴阳、运气、摄生、脏腑、经脉、病机等医理问题,多以性理

  • 土甘草

    ①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岗梅根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冰糖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 证治百问

    书名。又名《证治石镜录》。4卷。清·刘默撰。原书名《青瑶疑问》,系据刘默和他的学生问答医理加以记录整理而成。1673年始由石楷等校刊,改为今名。书中对于中风、中寒等62种内科杂病的病因与治法用问答体裁

  • 郭居易

    【介绍】:明代医生。字惟恒。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以医为业,对贫穷人不收报酬,并且赠送药物。子郭德昌(字曰生)继承医业,也以医术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