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栀连二陈汤

栀连二陈汤

①《症因脉治》卷一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栀子黄连。水煎服。治因酒湿而致的半身不遂;或郁痰胸满饱胀,懊憹烦闷;或气逆不利,倚肩喘息;或暑气呕吐,兼有痰涎;或外感呃逆而兼热者。如痰火呃逆,加葛根竹茹。②《经验医库》方。黄连、连翘、葛根、栀子、厚朴麦芽枳壳山楂瞿麦青皮、陈皮、槟榔。水煎服。治郁火积滞呕吐五心烦热咽干口渴,有汗,神强气壮,面赤红活,脉沉滑数疾。

猜你喜欢

  • 华盖

    经穴名。代号:RN20。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一肋间隙;或于璇玑穴下1寸处取穴。另说在璇玑穴下2寸(《十四经发挥》);或1.6寸(《针灸大成》)。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

  • 兑泽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泽廓。详该条。

  • 黄庭内景经

    古典气功专著,一般认为系晚唐人作品。《云笈七签》中务成子注本分三十六章,七言韵文427句,计2986字。本书结合了五脏六腑,百脉关窍皆有神的思想,根据其功能、部位、虚拟的色、气、形象、譬喻、五行位等方

  • 悬蜞风

    病名。又名悬蜞、悬蜞虫毒风。《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上焦蕴积热毒,风痰塞壅而起。上腭肿垂,形如蛙腹;或如鸡子。咽喉闭塞,痰涎满口。”治宜清火解毒,并消肿止痛。宜用三黄凉膈散加减。参见上腭痈、重腭、

  • 嵇清

    【介绍】:宋代正骨科医家。字仁伯。世传正骨秘术,其父随从护送高宗南渡,途中骨伤患者甚多,救治无数。嵇清继承家传秘术,未成年时已常为宫中人疗伤,整治完好如初,名闻江南。

  • 灶心土

    见《本草纲目》。为伏龙肝之别名,详该条。

  • 浊气

    ①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②寒邪。《灵枢·忧恚无言》:“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③污浊之气。如呼出之气,排出的矢气等。④与清阳相对而言的重浊物质。《素

  • 王荫陵

    【介绍】:清代医生。字本高。安徽下山坦人。精于外科及针灸,善疗痈疽,尝治走马疳、颈疽、喉痈等证,不数日即愈,因而名闻当地。

  • 流气法

    见留气法条。

  • 心俞

    经穴名。代号BL15。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心之背俞穴。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间旁开1.5寸处;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桡动脉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