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苓汤

柴苓汤

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白术茯苓泽泻柴胡猪苓黄芩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健脾利湿。主身热,烦渴,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扶寿精方》: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炒),猪苓8分,泽泻8分,茯苓1钱半,白术1钱,官桂3分,半夏1钱,甘草2分。

功能主治伤寒7-8日,发热泄泻,作渴引饮,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加生姜3片,煎1钟,不拘时候服。

渴甚,去白术半夏,加干葛、芍药各1钱。

摘录《扶寿精方》

《痘科类编》卷三: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别名柴芩汤

处方柴胡汤合四苓汤。

功能主治痘疮,风火相搏,喉中痰鸣,目睛上视,面赤引饮,喜居冷处;及邪气并于里,肠胃热甚,传化失常而致痘疮未出而泻利。

用法用量柴芩汤(《痘科金镜赋》卷六)。

摘录《痘科类编》卷三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柴胡1钱6分,半夏(汤泡7次)7分,黄芩6分,人参6分,甘草6分,白术7分半,猪苓7分半,茯苓7分半,泽泻1钱2分半,桂5分。

功能主治分利阴阳,和解表里。主伤寒、温热病、伤暑、疟疾、痢疾等,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泻泄,小便不利者,以及小儿麻疹、痘疮、疝气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水2盏,生姜3片,煎至1盏,温服。

临床应用①小儿下利《汉方临床》(1987;9:66):本方治疗20例小儿下利,用药量为:未满7岁者每日3g,7岁以上者每日6g,乳儿每日0.18g,均分3次服用,使用时间为7-14日。结果:显效7例,有效8例,略有效1例,无效2例,恶化1例,效果不明者1例。认为对容易陷于脱水状态的小儿下利,柴苓汤是一种有价值的药剂。②变形性膝关节症《汉方临床》(1987;34:66):用柴苓汤治疗14例伴有膝痛、膝浮肿的变形性膝关节症,每日予柴苓汤9g,分3次服;治疗时间最短者3周,最长者4个月,膝关节浮肿减轻或消失者8例,有效率57%。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得效》卷二: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柴胡汤合五苓散。

功能主治伤风伤暑疟。

用法用量每服加生姜3片,麦门冬20粒(去心),地骨皮少许,煎,温服。

摘录《得效》卷二

《穷乡便方》: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半夏1钱,黄芩1钱,赤芍药1钱,人参3分,柴胡8分,泽泻8分,猪苓7分,羌活9分,木通1钱。

功能主治春初发头痛,怯寒潮热,是阳证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煎,半饥服。

摘录《穷乡便方》

慈幼新书》卷九: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别名柴芩汤

处方柴胡白术黄芩茯苓猪苓泽泻厚朴甘草人参香薷(暑疟加)。

功能主治疟初发1-2日。

用法用量柴芩汤(《医林绳墨大全》卷一)。《医林绳墨大全》本方用柴胡一钱五分,黄芩一钱,猪苓五分,泽泻五分,白茯苓八分,白术一钱五分,厚朴八分,甘草三分,人参五分(量用),香薷二钱(暑天用,余不用)。水二碗,煎一碗,服一二剂。

摘录慈幼新书》卷九

伤寒大白》卷四:柴苓汤

药方名称柴苓汤

处方柴胡黄芩、广皮、半夏甘草茯苓猪苓

功能主治寒湿伤于少阳,下利,时寒时热,六脉弦大。

用法用量《家秘》有干葛、木通

摘录伤寒大白》卷四

猜你喜欢

  • 附子升降汤

    药方名称附子升降汤处方附子(生,去皮脐)1两半,天南星(汤洗7次)1两半,橘红1两半,甘草(炙)1两半,肉桂(不见火)1两半,吴茱萸1两半(汤洗7次,炒),白术(炒)3两,白芍药3两,半夏(汤洗7次)

  • 火线膏

    药方名称火线膏处方当归1两,赤芍药1两,三棱1两,蓬术1两(俱烧存性),蓖麻子肉15粒(研烂),乳香3钱,没药2钱,麝香3分,蟾酥5分,血竭2钱,巴豆12粒(以针刺,灯上烧,烟尽为度)。制法上为末,先

  • 黄精丸

    方出《圣惠》卷九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九八:黄精丸药方名称黄精丸处方黄精10斤(净洗,蒸令烂熟),白蜜3斤,天门冬3斤(去心,蒸令烂熟)。制法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延年补益。主用法用量每服以

  • 化腐锭子

    药方名称化腐锭子处方雄黄1钱,雌黄1钱,轻粉5分,白砒5分。制法上为细末,至不见星为度。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初溃,腐肉不脱。用法用量用薄浆捏成细条插入孔内;或干掺亦可。摘录《疡科遗篇》卷下

  • 二冬清肺饮

    药方名称二冬清肺饮处方麦冬、天冬、杏仁、连翘、甘草、川贝、知母、兜铃、力子、栝楼。功能主治麻毒流连,肺虚气逆火郁,上气咳喘,连声不断,胸高肩耸,摇头摆手,衄血。用法用量加糯米,水煎服。摘录《麻症集成》

  • 二白干葛汤

    药方名称二白干葛汤处方葱白、白芷、干葛、升麻。功能主治阳明表邪头痛,额前痛连眼眶,脉洪而长,发热无汗者。用法用量症兼太阳者,加羌活、防风、川芎;症兼少阳者,加柴胡、川芎;呕恶,合二陈平胃散;有火者,加

  • 麻黄生姜汤

    药方名称麻黄生姜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五倍子2两,甘草(炙)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80枚,淡竹叶(切)1升,石膏(研)6两。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功能主治肺气喘急。用法用量每服

  • 六神汤

    《永类钤方》卷十三:六神汤药方名称六神汤处方莲房干葛枇杷叶甘草瓜蒌根黄耆各等分制法哎咀。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治三消渴疾。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水煎,空腹时服。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圣济总

  • 灵脂散

    方出《本草衍义》卷十七,名见《朱氏集验方》卷十五:灵脂散药方名称灵脂散处方五灵脂1两,雄黄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毒蛇所伤,良久之间已昏困。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酒调下。以滓涂咬处,甚者再服。摘录方出

  • 大效四神丸

    药方名称大效四神丸别名四圣丸处方草乌、蜀椒、苍术、干姜各等分。制法上用盐半斤,先着锅内炒欲干,先将草乌炒赤色,次入苍术,次入干姜,再入椒炒,候椒香熟为度,都倾出,纸衬地上,出火毒;夏月俱筛去盐,冬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