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接经行气法

接经行气法

行气法之一。又称循经接气法。指按照经脉循行方向在其穴位上依次针刺,以使针感向一定部位传导的方法。如针刺足三里穴,欲使针感达胃,则可从足三里、梁丘伏兔髀关等穴循经而上,依次针刺。也可不按穴位针刺,即其针感在那里终止,就在那里下针相接。

猜你喜欢

  • 脉痹

    病名。①指风寒湿邪阻滞血脉所致的痹症。出《素问·痹论》。症见皮肤变色,皮毛枯萎,肌肉顽痹等。治宜导痹通脉,可用导痹汤、人参丸等方。②指热痹。《医宗必读·痹》:“脉痹即热痹也。”详见热痹条。③指心痹。《

  • 白苔尖灰根黄舌

    白苔为主,舌尖灰苔而舌根黄苔的舌象。为湿热之候,如舌根黄而苔腻,目黄,小便黄,宜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见《伤寒舌鉴》)。

  • 少阴咽疮

    病名。多由肾阴亏损,虚火上尖,薰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痛,睡醒后尤甚。咽生疮而溃烂,其色不鲜,饮食有碍,甚或懒言。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大补阴丸等加减。

  • 活血草

    见《江苏省药用植物志》。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太医院院使

    元、明、清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的高级官职。元代置太医院使2人,始设于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官阶正二品,以后各代略有增减,其官阶亦有变化。参见太医院条。

  • 逐呆仙丹

    《石室秘录》卷六方。人参、白芥子、菟丝子各一两,白术二两,茯神三两,半夏五钱,附子五分,白薇、朱砂(冲服)三钱。水煎,分二次服。治呆病如痴,默默无言。

  • 时节气候决病法

    见伤寒论注条。

  • 罗鬲

    即膈。《伤科补要》:“膈者,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俗名罗膈。”

  • 耳门痈

    病名。为痈之发于耳门者。多由肝经火毒上灼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门痈受在肝经,毒气传注,血不周流,此是恶毒证也。”治宜清肝解毒。初起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神授卫生汤等加减。

  • 桂圆肉

    见《药品化义》。为龙眼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