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足汗

手足汗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第一卷。多属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所致。其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若手足心热者属阴血虚;手足心发凉者属中阳不足。阴血虚者服麦味地黄汤;中阳不足者服理中汤加乌梅;日久不愈,气血俱伤者服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外治:手多汗者用黄芪葛根各30克,荆芥防风各9克,煎汤温洗。足多汗者,用白矾、葛根各15克,煎汤泡洗。相当于手足多汗症。

猜你喜欢

  • 水胡椒

    见《救荒本草》。为回回蒜之别名,详该条。

  • 真珠

    出《本草经集注》。即珍珠,详该条。

  • 命火

    命门之火的简称。详该条。

  • 笔管癣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小者。详该条。

  • 外经

    指经脉行于体表和四肢的外围部分。《灵枢·刺节真邪》:“……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行于四支(同肢)及皮肤者,以为外经也。”

  • 六气感证要义

    书名。清·周岩撰于1898年。作者认为外感病证的病因不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遂依次分述风、中风、寒、中寒、暑、风温、湿、风湿、湿温、燥、火等多种病证。于六气的每一外感病证,先集说,次方解,集诸

  • 窍穴

    即孔穴,与腧穴同义。《圣济总录》:“窍穴虽同,而浅深各有部分,在用针者以意审之。”

  • 手太阴之正

    出《灵枢·经别》。即手太阴经别。详该条。

  • 黄米

    出《本草图经》。为秫米之别各,详该条。

  • 夜牵牛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伤寒草之别名。②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