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本草家。善于辨别中草药,撰有《加诠杂注本草》。
医史参考读物。又名《医诂》。2卷。清·郑文焯撰。刊于1891年。本书对古代一些重要医籍及治病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考证和论述。但多从旧的史学观点出发。此外,并辑录了历代文献中若干医药佚文。
证名。指心烦不宁,似有冤苦难言之状。以实热证较为多见,亦有因虚热而致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素问·示从容论》:“肝虚,肾虚,脾虚,
即温肾。详该条。
五色主病之一。出《灵枢·五色》。面黄多为湿热,面赤主热,故黄赤为热。《望诊遵经》:“疸病面红黄,口渴,尿黄赤,身热者阳黄也。”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详北政之岁条。
痰证之一。①指痰扰肝经的病证。《医学入门》卷五:“动于肝,多眩晕头风,眼目瞤动昏涩,耳轮搔痒,胁肋胀痛,左瘫右痪,麻木蜷跛奇证,名曰风痰。”治宜用青州白圆子等方。《医宗必读》卷九:“在肝经者,名曰风痰
【介绍】:见王珉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玄台或元台(一说字仲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内经》十八卷以及《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载“九针九篇”的说法,认为《内经》应分为《素问》、《灵枢
藏医学著作。宇陀宁玛·元丹贡布主持编著。约成书于公元八世纪末。全书用韵体古藏文以问答形式写成。分四部分:第一部为“总则医典”,共6章。简介了人体生理、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第二部为“论说医典”,共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