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的正常气候。《素问·六节脏象论》:“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②治病的五种方法。即和、取、从、折、属等。各详该条。
指足少阳之别。《素问·刺腰痛论》:“同阴之脉,令人腰痛,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为三痏。”王冰注:“足少阳之别络也,并少阳经上行,去足外踝上同身寸之五分,乃别走厥阴,并经
【介绍】:晚清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长于喉证,曾述有《喉证家宝》一卷,由其子包岩等编次(1910年刊行)论述喉证诊治、用药(吹药、煎剂)等,较简当切用。
《宣明论方》卷八方。甘遂、大戟、芫花(醋酒拌炒)各半两,牵牛子二两,大黄一两,轻粉一钱。为细末,泛水为丸,小豆大,初服五丸,以后每服加五丸,温开水送下,日三次,加至快利后却常服,病去为度。治中满腹胀,
《景岳全书·妇人规》卷六十一方。人参、甘草、川芎、肉桂、干姜、桃仁、黄芩、蟹爪各等分。每服一两,水煎,空腹服。用于体弱欲下胎者。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又名《人镜经附录全书》,简称《人镜经》。原撰人不详。8卷。内容根据十二经及奇经八脉次序,分别联系论述脏腑功能、病状及治法。后经明·钱雷补充2卷,名《人镜经附录》。清初张俊英补充2卷,名《人镜经续
病证名。出明·徐春甫《痘疹泄秘》。长于痘疮内的疔,其色紫黑,疔形坚实,随痘而出,多先见疔而后见痘形,生长较快。为热毒积于肌肉间,随痘而出所致。
见急救异痧奇方条。
气功术语。是指在气功锻炼中直接练“高深”功,或在较短期内完成该分几个阶段的功法。“顿”与“渐”相对,原出佛教禅宗中的顿悟、渐悟。李道纯《清庵莹蟾子语录》中说顿法是:“以精气神谓三元药物,下手一时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