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应大师
【介绍】:
见张明德条。
【介绍】:
见张明德条。
保健气功的一组动作。又名鸣天鼓。见《诸病源候论·鬼邪候》。又名琢齿。使上、下齿互相叩击如咀嚼状。龚居中《红炉点雪·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每日清晨,或不拘时,叩齿三十六遍,
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曰肥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可起心下,足肿寒,胁痛引少腹,男子积疝,女子瘕淋,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治宜大七气汤
经外奇穴别名。见《常用新医疗法手册》。即上迎香。见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钱塘人。编有《疟苑》一书。
十二经原穴之一。①气海穴部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素问·腹中论》:“肓之原在脐下。”马莳注:“肓之原出于脖胦,其穴一,一名下气海,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半宛宛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以痫发时叫声及病状命名。分马痫、牛痫、羊痫、猪痫、犬痫、鸡痫。详各条。
脉诊方法之一。脉来是否有胃、有神、有根,是判断正气虚实的重要方法。脉象如带冲和柔滑,是有胃、有神。《素问·玉机真藏论》:“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尺脉沉取应指有力,是有根之脉。《脉诀》:“寸、关虽无,尺
即紫金锭,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大成全书》,已佚。
书名。2卷。清·吴蓬莱编撰(书商曾讬名陈修园著)。刊于1864年。上卷综合张仲景伤寒六经诸方及其主治病证,并揉合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有关注文,编成较浅近的歌诀。下卷类似杂论,包括主病、运气、方、脉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