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阳经证

猜你喜欢

  • 颧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系发于颧部的痈。由风热而生。初起小,后渐增大,焮红、肿、痛,进而皮溃流脓。初起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仙方舌命饮。参见外痈条。

  • 食咸哮嗽

    证名。见《医宗必读·咳嗽》。即盐哮而兼见咳嗽者。治疗用砂糖、白面、轻粉制饼服用,以催吐痰涎。参见盐哮条。

  • 五瘿

    五种瘿病的合称。①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五。即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②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即石瘿、肉瘿、筋瘿、血瘿、气瘿。

  • 痘疹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明代始独立设科,参见十三科条。

  • 黄花马豆

    见《滇南本草》。为铁马豆之别名,详该条。

  • 剂型

    药物的制剂。中药的剂型有汤、酒、丸、散、膏、丹、锭、片、露、霜、胶、茶、曲等。

  • 暑痧

    痧证之一。指暑天感受秽浊所致的痧症。《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暑痧,头眩恶心,自汗如雨,脉洪拍拍,上吐下泻,腹痛或紧或慢。”治宜清暑化浊,用薄荷汤。参见痧条。

  • 羊耳朵朵尖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密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 肘背瘤

    病名。即生于肘部上端的肿瘤。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三。

  • 气肿

    病证名。①指水肿以气滞为主者。《丹溪心法·水肿》:“气肿者,皮厚,四肢瘦削,腹胁胀膨。”多因气滞湿郁水凝所致。治宜理气化湿,消肿除满,用橘皮煎丸、加味枳术汤、控涎丹、推车丸、增损流气饮等方。参见水肿条